朱月坡
朱月坡
阿布顿拉·哈克木·朱月坡(1901~1974),字嵩皋,回族。山东宁阳县人。幼读私塾,兼
从祖父朱连瑞学中医。11岁开始人清真寺学习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经典。23岁授
阿訇,由杨立盛阿訇为他挂幛(挂幛,是中国伊斯兰教授予穆斯林阿訇教职的仪式),并开始授
徒。27岁去天津,先投师于穆兴凯阿訇,后入天津中阿大学,师从王静斋、杨仲明、谢锡恩、
时子周等著名伊斯兰教学者,学习 687齐齐哈尔市志·文化卷伊斯兰教经典,因该校停办而未
能毕业。此后,米焕章、海朝云2位老阿訇又各为他挂幛一次。1927~1929年,朱月坡在天津、
北平投师学经,开学授徒。在此期间,他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完成伊斯兰教哲学经典《来麻尔
台》的抄写、校对、批注、译解,并第一次讲授这部经典。1935年,他遵教师王静斋之嘱,以
百日为期,在哈尔滨清真东寺独自将波斯文的《车哈勒费塞》用阿拉伯文译出。40年代,他用
阿拉伯文编著《一千个买思来》。50年代,用波斯文编著一部《波斯文法》。朱月坡做阿訇后,
相继在山东、天津、北平、河北、辽宁、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20座清真寺担任教
长、阿訇,开学18次,每次教授哈里发少则5人,多则30余人,主讲《古兰经》、《来麻尔台》
及波斯文。
1937年,朱月坡被聘为齐齐哈尔市阿文大学教授。他主张用《古兰经》来纯正穆斯林的信
仰,治学上强调读、学、研经典原文,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还主张宗教事务要以
《古兰经》为根本依据,尊经奉典,强调“伊斯俩日”和平安宁的宗旨,团结仁爱,倡行转手
“乜贴”以济贫。
1948年东北解放后,朱月坡赞颂人民安居乐业,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他先后
在辽宁、黑龙江省当选为省市人民代表,省市政协常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他全力支持
沈阳市筹建伊光小学和回民保健所,建议增加回族就业和升学机会。1955年8月,朱月坡受聘
任齐齐哈尔市清真东寺(后为齐齐哈尔市清真寺)教长。1956年,他在黑龙江省政协会议上提出
《关于在全国铁路沿线较大的车站及回族较集中的车站和长途旅客列车上设立清真饮食服务网
点》的提案,被国家民委和铁道部采纳并予落实。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朱月坡坚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身体力行爱国爱教。他是伊斯兰教学识和人品很高的学者
阿訇、经堂教育家,并闻名于中国伊斯兰教界。他除精研伊斯兰教经典外,对哲学、文史、地
理、政治、自然学科也广泛涉猎。他对中医医道的研究,已达到应诊的水平。他一生勤劳俭仆,
除藏书外别无长物。他常年住在清真寺,攻读经典,谨守拜功,封斋纳课。在“文化大革命”
中,他虽不能主持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仍在家中礼拜、把斋。1974年3月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