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张蒲家

张蒲家




张蒲家 (1919~1978),原名张尚儒,又名张抛家。祖藉河北高阳县,生于河北蠡县西柳
庄,世代务农。12岁在蠡县读完高小,15岁就读于保定培德中学。此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
东北三省,他在抗日救国思想影响下,于1937年参加蠡县青救会,任训练干事。1938年初,他
随同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考察团到博野、安国等县考察,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抗日主
张。同年3月,参加吕正操组织的人民自卫军,先后在二军七团、二团任宣传干事。9月,徒步
千里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三大队学习。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在抗大学完
预科,随抗大总校到晋察冀边区,任二大队俱乐部主任,负责油印工作。在此期间,他系统地
学习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1941年,被调到抗大总校附设的陆军中学和太行陆军中学任教。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张蒲家随东北干部工作队来到东北,任辽西省法库县政府
教育科长。1946年,他北上至昂昂溪,后随军到齐齐哈尔市,任一区区长、区委书记,他在人
心动荡、局势复杂的情况下,向全区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开展街道政权建设,建立党
的各级组织。人民群众对共产党有了了解,积极拥护共产党的主张,许多青年踊跃参军,投身
解放战争。1947年,张蒲家领导全区人民进行反封建斗争,分土地,烧房契,颁发新房照,使
农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反奸清算斗争和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翻身闹革命的
热情。人民群众轰轰烈烈的斗争,使他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写下抒发内心激情的《江村即景》、
《笑》、《喜事》等诗作。

新中国成立后,张蒲家任市委宣传部长。当时,党政干部的政治、文化水准还不能适应历
史性转变的需要,所以提高干部的素质迫在眉睫。为此,在张蒲家主持下,市委宣传部制定了
《齐齐哈尔市干部理论、文化学习规划》,并建立讲师团,具体负责这一规划的实施。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张蒲家任市委工业部长。他认真贯彻执行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积极参与苏联援建重点工程热电厂、北满钢厂、第一重型机器厂,以及齐齐
哈尔车辆工厂、建华机械厂、和平机器厂、华安机械厂、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兴建和改扩
建的领导工作。在这过程中建成齐齐哈尔糖厂、造纸厂、纺织厂等地方工业企业。

1956年后,张蒲家任市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主管文教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全市的
宣传、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事业中。他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
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纠正当时出现的只顾参加劳动,忽视教学的倾向。为此,他提出
“一、二、九(学生每年一个月劳动、两个月放假、九个月上课)”的教育原则,从而使“教育
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得到正确落实。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入学率,他积极鼓励企业办学。
他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对一批从南方调来的教师十分关心,亲自跟他们谈心,指示学校领
导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使这些教师受到极大鼓舞,树立起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在他关心和支
持下,1957年成立齐齐哈尔市文艺工作者联合会,创刊第一个文艺刊物《嫩江文艺》,继而又
成立文化戏校。他经常深入到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中去,同他们谈思想、谈创作、谈生活,鼓励
编剧和演职人员创作出好作品,为人民大众演好戏。市评剧院郭大彬创作的《八女投江》,是
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剧目,他不仅帮助修改剧本,还亲自撰写结尾的唱词。此剧参加黑龙江
省汇演时,被评为优秀剧目。1960年,进京参加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随后被调进中南海作汇
报演出。张蒲家对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也投入很大精力。他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于1960年提
出医院实行“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工人三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家庭病床、增设服务窗口、
简化手续一系列方便患者的措施。这些措施很快在全省推广。他亲自兼任齐齐哈尔市体育学院
院长,鼓励运动员、教练员刻苦训练,为全市人民争光。

“文化大革命”中,张蒲家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972年,张蒲家被“解
放”后,任市委副书记,仍分管文教工作。他虽身体虚弱,但仍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工作。
他在《偶书》中写道:“老骥伏枥岂畏途,志在千城越关山。白首红心重操戈,且看老兵写新
诗。”充分表达他重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心情。为尽快恢复全市学校的教学秩序
和提高教学质量。他强调青少年教育要实行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促使青少年德、智、体
全面健康发展。1974年,“四人帮”在教育界掀起“反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大反“师道
尊严”。省里还派一个工作组坐阵齐齐哈尔市,专门抓这一运动。张蒲家面对刚刚恢复的教学
秩序即将遭到破坏的局面,不顾一切坚决顶住压力,与工作组据理力争,终于使工作组撤回省
城。1976年,市话剧团创作《两车谷草》参加全省调演,不料竟被视为配合右倾翻案风的“毒
草”,受到批判。剧组人员思想不通,找到正在家养病的张蒲家诉说委屈,他审时度势地说:
“《两车谷草》是香花,还是毒草,让历史去作结论。我的意见是,一不反批判,二不作检讨。
沉住气,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粉碎“四人帮”后,《两车谷草》得到平反,恢复名誉,
足见张蒲家坚强的党性原则和深谋远虑的胆识。

1978年9月1日,张蒲家因心脏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