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赵铭周

赵铭周




哈吉·穆萨·伊仆拉欣·赵贵祥(1896~1982),字铭周,回族,生于沈阳。赵铭周在青少
年时代,受父亲赵瑞恒阿訇的熏陶,积累很多伊斯兰教知识。1912年,他高小毕业后,离开沈
阳,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投师学习伊斯兰教经典。经过9年勤奋攻读,学完必修
的11部阿拉伯文、波斯文伊斯兰教经典,于1920年挂幢(中国伊斯兰教授予穆斯林阿訇的仪式)
成为阿訇。1922年,赵铭周在辽宁凤城县清真寺任教长,从此他走上职业宗教者生涯。此后,
他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5省(区)15个市县镇的17座清真寺任教长。他在每一
任教长职上,都开学授徒,有百余人正式拜其为师。他们多成为阿訇,其中不乏成名者。

1935~1939年,赵铭周阿訇受聘任齐齐哈尔清真寺教长兼齐齐哈尔市阿文大学、中学校长。
在此期间,他主持修缮清真东寺,邀请朱月坡、沙振海阿訇任阿文大学、中学教授,其时就读
该校的学生中60%为外省籍学生。1949年,他被聘为哈尔滨市清真东寺教长。

1952年,赵铭周再次受聘为齐齐哈尔清真东寺教长。他除主持教务外,积极协助政府在回
族中开展工作,促进信仰不同教派穆斯林的团结,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表达拥护中国共产党、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新中国的政治观点。他还当选为齐齐哈尔市协商委员会委员,省市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省政协常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届委员(后为常委)。1955年,他转任沈
阳市,被选为辽宁省沈阳市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常委。1957年,赵铭周赴沙特阿拉伯麦加朝
觐,成为“哈吉”。

赵铭周对伊斯兰教经典造诣深厚,善用经典解释世事,劝导穆斯林。他思想开明,就伊斯
兰教旧习提出改革倡议,并身体力行。他还擅长阿拉伯文书法,作品曾在巴斯基坦展出。他勤
于学习,兴趣广泛,喜读文、史、哲以及地理、政治、经济、医药等方面的书籍。他爱好京剧,
将京剧唱腔借用于诵经上,使诵经者对经文易记易念。他倡行转手“乜贴”以济贫,出资办教
务。赵铭周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爱国爱教,在中国伊斯兰教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1982年9月,病逝于沈阳市,终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