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朱慎斋

朱慎斋




朱慎斋 (1901~1982),辽宁奉天(今沈阳人)。幼年目睹家庭中多人患病无力医治的情景,
便立志学医济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就读于沈阳县立西路高等小学。毕业后,随谭化亭、
贾永思、李秀峰等人习医。他勤奋精读《黄帝内经》、《本草备要》、《温热经纬》、《徐氏
医学》、《王盂英医书》等中医典籍。1919年,参加沈阳医学会。1922年,在四洮铁路局警务
课任课员兼在自己家中行医。1931年,参加吉林省民政厅考试,获得行医许可证。1937年,到
齐齐哈尔铁路局经理课任职员,继续在家中行医。1941年,因反满抗日,被捕入狱。翌年,经
保释后,在和发药局坐堂行医。

1952年,朱慎斋到黑龙江省中医联合医院(今市中医院)任中医师,并获得卫生部颁发的中
医师证书。1956年,任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内科科研室副主任等职。

朱慎斋中医基础理论深厚,尤精中药药理和药物性能。他认为用药如用兵,平和药可重用,
燥烈药应慎用。他在治疗中常通过药量变化、方剂加减而收到良好效果。如治疗瘀血,作为引
经药的牛膝,也仅用几分;治疗妊娠恶阻,半夏是妊娠禁忌药,但有降逆止呕作用,他用半夏、
竹茹、沙仁做基本方,重用竹菇达一、二两;治疗郁症,重用百合一、二两。他对甘寒柔润药
运用,药量超过常规,但从未出现任何副作用,且疗效显著。朱慎斋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
不断探索中草药的特殊性能,认识到许多中药被医家忽略的一面,进而全面发挥中药的独特疗
效,这是他用药的独到之处。如他用沙参治疗妇科宫血、不孕等症,用白薇治疗郁症,用藕节
治疗咳血、咳血及经血不调,用大剂量菊花治疗头昏心烦等症均取得显效。

朱慎斋对治疗妇科中经、带、胎、产方面也有研究。他认为妇科病多因七情六欲所致,因
而治疗中重在调解神经、舒肝解郁,然后再视病情辩证用药。有一宫血患者,患病10多年而诊
治无效,经他接收治疗,用舒肝解郁的消遥汤加百合、合欢花等药,调治半年痊愈。他用桂枝
茯苓丸加减,开瘀消坚,活血利湿,两个月治愈1例子宫肌瘤患者。50年代,他采用艾炙至阴
法转胎百余例,疗效明显,并在省妇科学会上交流。1966年,他参加巡回医疗队,因他看病认
真,疗效极佳,远近许多妇女病患者闻名而来求治并被当地群众称为“神医”。朱慎斋在治疗
妇科病中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情志,常用养心、安神、舒肝、理气一类药物,均能收到满意疗效。

朱慎斋积极培养中青年医生,言传口授,精心指导。他多次给中医夜校、中医进修班讲授
中医理论知识。在由各医院院长、科主任参加的“西医学中医高级班”上,他主讲中医四大经
典著作,深入浅出,使学员听得懂,学得进。他对青年医生认真进行传、帮、带,毫无保留地
把临床解决疑难病症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朱慎斋为提高中医科研工作,一直研究《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医
宗金鉴》、《温病条辨》等中医典籍,尤其对徐大春的《徐氏医学》更是探求不已,通过博采
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60年代,他任市中医院内科科研室副主任期间,积极开展新
医术研究工作,与骨干医生共同研究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肿瘤、肝硬化、甲状腺囊肿、卵
巢囊肿等,取得明显效果。他主张治病借助西医检查手段,治疗用中草药。他不断总结临床经
验,整理医案150例,撰成《中西医结合之我见》、《论内经》、《治疗崩漏带下》、《不孕
症》等论文,在省市学术会上进行交流,获得好评。

朱慎斋从事中医工作60年,在省内外享有盛誉。1952年,在反细菌战中被授予卫生模范称
号。1956、1957年,连续2年被市人民委员会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为人耿直,恪尽职守,
对病人蔼然可亲,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儒医。1982年,因病去世,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