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桑志刚

桑志刚




桑志刚(1957~1984),黑龙江龙江县人。1966年入龙江县第五小学读书,1971年升入龙江
县第二中学。1975年中学毕业,到龙江县鲁河公社广信大队插队落户。他常年为农民理发、修
鞋、铡草、喂马,深受群众赞扬。一次,隔壁女宿舍起火,他奋不顾身地冲入火海,先后抢救
4名女青年脱险。

1977年1月,桑志刚入伍后成为一名炮兵。2个月后加入共青团。服役4年,受到3次嘉奖。
在一次军区实弹射击考核中,火炮的一个器件损坏,继续射击容易发生危险。桑志刚为使考核
不受影响,毫不犹豫地操纵,把炮弹接连发射出去,取得5发4中的优秀成绩,但他的脸部因此
受伤。部队为表扬他这种顽强的精神,为他记功嘉奖一次。

1981年1月,桑志刚复员,被分配到齐齐哈尔铁路局三间房车站当制动员。虽然条件艰苦,
工作有危险,但桑志刚表示:“党把我放到那里,我就在那里生根、发光”。他说服了父亲,
1982年4月在三间房安了家。他以站为家,以苦为荣,不顾危险。工作尽职尽责,模范遵守规
章制度,先后避免行业事故11次,3次从车下救人。1983年5月,在一次调车作业中,他站在以
20公里时速向前推进的机车车梯上,猛见车轮推着“铁鞋”(刹车制动用具)直冒火星,桑志刚
不顾一切跳下车,高举信号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拼命追赶,使机车终于在道岔前安全停住,
防止了脱轨事故的发生。同年8月,桑志刚被提拔为连结员,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章守
纪。同年初冬的一个夜班,调车组在东燕尾编804次列车,桑志刚领车48辆向三道推进。过了
道岔,他突然发现车列进入四道,而四道线路上有10多名检车工人正在停留的车底下检车,他
立即跳下车,由于救人心切,不小心跌倒在“铁鞋”上,他忍住疼痛,起身向机车跑去,司机
发现信号,立即紧急制动,列车在距停留车20米处停住,避免了一场人身伤亡事故。

桑志刚对集体、对人民倾注了满腔热情,走到那里,好事就做到那里。他放弃休息时间,
为别人修车、修鞋、理发甚至补衣服。他急人所急,为困难的同志送去衣鞋,为丢失钱粮的老
人买饭菜……。可是当妻子生孩子时,他下了夜班不回家,跟同志们一起扫雪,以防大风雪堵
塞线路。婴儿病重住院1个月,他没请过一天假。由于他多年忘我劳动,得了心脏病,身体渐
渐消瘦,体重下降10多公斤。但他没有因病而耽误工作,常常把医生开的病假条揣在兜里,仍
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

1984年2月9日下午4点30分,承担解体1602次货车的运转二班东燕尾调车组,准备把最后2
辆原木车送到编组线12道。两辆溜放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由牵出线向北行驶。距停留的
15辆货车100米左右时,车轮下突然发出“澎澎澎”的响声,3只“铁鞋”全部崩掉,再过二三
十秒钟就要发生撞车事故。在万分紧急关头,桑志刚飞身蹬上前辆车,拧了两下闸盘,发现制
动力不大,便随即跨到后一辆车的对口闸台上,用尽力将闸盘拧死,车虽然停住,事故得以避
免,但原木车与停留车恰好相顶,因突然停止的惯性力,一根直径约300毫米的原木窜出,将
桑志刚挤在前一辆车上,造成肋骨骨折,胸部出血。在送往抢救途中,停止了呼吸,年仅27岁。
临终前,人们在他的上衣兜里发现了沾染鲜血的入党申请书和三间房卫生所于1983年8月15日
给他开的“心肌脖待查转院证。

1980年2月20日,共青团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向桑志刚同志学习的决
定》。同年3月,中共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委员会、中共哈尔滨铁路局政治部、共青团哈尔滨铁
路局委员会分别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4月,共青团全国铁道委员会、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
在哈尔滨联合召开命名大会,授予桑志刚“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向全国铁路和黑龙江省青
少年发出号召,深入开展向桑志刚学习的活动。1984年12月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授
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同年12月10日,中共黑龙江省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