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方史志提要

地方史志提要



【龙沙纪略】

《龙沙纪略》,方式济撰。方式济,字屋沅,安徽桐城人。清康熙五十年(1711)因其父方
登峰受《南山集》文字狱案株连,被谪居齐齐哈尔,方式济随父来齐齐哈尔。因深感黑龙江处
边荒绝域,“古史书而不详”,遂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将其流寓期
间所见所闻,以笔记体裁撰成一书,定名为《龙沙纪略》。该书分方隅、山川、经制、时令、
风俗、饮食、贡赋、物产、屋宇九门,共144条,详细记述清初齐齐哈尔地区和黑龙江的地理、
经济、政治以及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情况。《龙沙纪略》是黑龙江省地方文献中唯一被收进
《四库全书》的著作。这部著作“事核语详,既订辽金诸史之伪,并可补《盛京通志》之缺”,
对研究黑龙江和齐齐哈尔历史,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龙沙纪略》也被收入《龙沙六种》和
《朔方备乘》中,并收藏于齐齐哈尔市图书馆。

【卜奎风土记】

《卜奎风土记》,方观承撰。方观承,字遐谷,方式济之子。方观承自康熙五十年(1711)
起,在近20年的时间里多次来齐齐哈尔探望祖父和父亲。期间,以笔记体裁写成《卜奎风土记》,
全文约500字,是记述齐齐哈尔地方风物的第一本书。该书被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和《龙
沙六种》。

【黑龙江外纪】

《黑龙江外纪》,满族学者西清撰。西清,字研斋,姓西林觉罗,西清精于满文,汉文造
诣也很深,娴雅博学。清嘉庆十一年(1806),西清由京师来到齐齐哈尔,任黑龙江银库主事,
兼任齐齐哈尔义学教习。居齐齐哈尔数载,“博搜土风”,“摭拾旧闻”,归必录之,遂于嘉
庆十五年(1810)撰成《黑龙江外纪》。全书共分8卷,计496条。分别记述山川、形势、沿革,
城堡、台站、卡伦,部落、种族、户口、官制、兵制,俸饷、钱粮、出入款项,贡品、礼仪、
刑律、互市、谪戍、方言、服食、风俗,历任职官及流徒谪戍人物,五谷、果蔬、物产。该书
对当时黑龙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制度、宗教等内容收载广博,对研究黑
龙江历史沿革及自然地理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史料。该书收入《龙沙六种》和《朔方备乘》二
书中。

【卜奎纪略】

《卜奎纪略》,英和撰。英和,字树琴,姓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旗人。清道光八年(1828),
英和因承修宝华峪孝穆皇太后地宫浸水而被革职,于翌年初流戍齐齐哈尔。戍居期间,英和实
地调查、收集资料,于道光十一年(1831)写成《卜奎纪略》。该书约3000字,记述了齐齐哈尔
筑城、命名、居民、驻军、衙署、庙宇、气象气候、作物、树木花草、官学、贡物、贸易、官
庄等内容,文丰字简,是研究齐齐哈尔历史的珍贵资料。

【黑龙江述略】

《黑龙江述略》,徐宗亮撰。徐宗亮,字晦甫,安徽桐城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黑龙
江将军恭镗为锐意筹边,聘请徐宗亮为幕僚。徐宗亮居黑龙江三年,考察山川、风俗、政治等;
于光绪十五年(1890)写成《黑龙江述略》。全书分疆域、建置、职官、贡赋、兵防、丛录等六
卷,贯穿中俄关系及边事变化这一条主线。如在“疆域”卷中叙述了黑龙江的方位、江河,尤
其是疆域的变化及大片领土被沙俄蚕食鲸吞的经过。在“建置”卷中,详实记载了齐齐哈尔、墨
尔根(今嫩江)等城建置经过。该书记载详实完备,为研究黑龙江及齐齐哈尔历史提供十分宝贵
的资料。

【龙沙鳞爪】

《龙沙鳞爪》,阎玉善著。1913年由同昌印刷局出版。全书分论著、尺牍和齐齐哈尔名胜
3部分。下设黑龙江边务、移民、金矿、煤矿、航业、筹备县政、设电报分局、创办黑龙江轮
船等目。对齐齐哈尔仓西公园(今龙沙公园)、未雨亭(今望江楼)、东湖别墅(今无存)等名胜记
述尤详。该书收藏于齐齐哈尔市图书馆。

【宦海伏波大事记】

《宦海伏波大事记》,陈福龄编撰。陈福龄,字全斋,齐齐哈尔人。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
县厦门人氏,其始迁祖陈汶环为厦门水师提督,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率所部来黑龙江抗俄,
后编为齐齐哈尔水师营,受黑龙江将军节度。陈福龄以底档原件,考述齐齐哈尔水师营的史迹,
说明他的水师家世以及他本人在宦海伏沉中的坎坷,故题为“宦海伏波”,而以编年顺序纂集
了他所抄录的底档原件,遂称“大事记”。陈福龄曾任记名副都统、黑龙江省布特哈东路总管、
黑龙江垦务局总办等职。于1914年8月编撰成《宦海伏波大事记》。书中共收入清代自康熙起
各朝至1914年档案271件,文中有小注,文后有批语。全书为研究齐齐哈尔水师营以及黑龙江
官场斗争、沙俄侵华、社会治安、土地开发等许多历史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龙城旧闻节刊】

《龙城旧闻节刊》为《龙城旧闻》的节本,魏毓兰著。魏毓兰,字馨若,山东黄县人。
1912年来齐,1916年办《黑龙江报》,从事新闻工作达20多年。因“或得诸故者传闻,或参以
私家著述,或网罗散佚,时间六寒暑,计稿得百万言,统名日《龙塞丛编》。”于1919年,
“抽摘旧闻数十种”,撰写成《龙城旧闻》。至1938年,此书已很少见。恐后散佚,摘要录存,
以节选重印刊行。全书分4卷,即建置、人物、礼俗、艺文,删去卷首序文、题辞、例言,建置
卷中古器等篇及艺文卷。《龙城旧闻节刊》的建置卷,对齐齐哈尔从夏商周开始至清代前历史
时期的行政归属作了考证,对“卜奎”的释名独树一说,对衙署、府第、军营、庙宇、集市、
墓地、古城、书塾、景点等106处古迹进行记述;人物卷包含乡宦、名宦、流寓58人,对遣戍
齐齐哈尔的流人为地方文化的贡献作了充分反映;礼俗卷记述了居住在齐齐哈尔的汉、满、索
伦、达斡尔等各民族的渊源及婚丧、祭奠、祈祀等习俗。全书对了解和研究齐齐哈尔古代社会
历史具有较大价值。

【齐齐哈尔经济概况】

《齐齐哈尔经济概况》(日文),由伪满齐齐哈尔商工公会编著。于1939年9月成书。全书
13章,7万余字。记载沦陷初期,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西北满产业经济及城市沿革、市政、自然
状况,其中,较详尽记述了某些工厂规模、设备、生产状况,以及日本侵略者在西北满的移民
情况。全书由杨树明、张庆杰翻译成中文收入《西北满洲经济环境》一书,是研究东北沦陷时
期齐齐哈尔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料。

【齐齐哈尔市政概要】

《齐齐哈尔市政概要》(日文),由伪满齐齐哈尔市公署编辑。于1944年成书。全书近13万
字,分前言、市政机构和财政、市的事业和设施、警察行政、交通、经济、物价及物资配给制、
向着建设边境地区的前卫都市的目标迈进、协和会市本部等9个部分,记载日伪统治时期,齐齐
哈尔市政治、经济、交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宗教、资源及各项设施等内容。全书每
部分陈述历史情,正文穿插多幅表格,文表结合,是研究沦陷时期齐齐哈尔历史及日本帝国主
义侵略的参考资料。该书被译成中文,在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内部刊物上登载。

【齐齐哈尔市志稿】

《齐齐哈尔市志稿》(上卷),由齐齐哈尔市志编辑办公室编撰。于1959年9月内部出版。
上卷包括概况、解放前的齐齐哈尔、解放战争时期三编,共24.3万多字。下卷计划包括经济恢
复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年大跃进三编,后因多种原因未编纂成书。上卷第一编记
述齐齐哈尔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概貌,第二编记述1674~1945年齐齐哈尔经历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到殖民地变化过程,第三编概述了齐齐哈尔推翻旧的政权统治,建立人民
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发动群众,在反封建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开展生
产运动,支援解放战争等各项重大政治运动。全书史料较为翔实,因资料和当时政治运动所限,
有些方面的记述不够全面客观,但仍不失为一部研究齐齐哈尔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现收藏于
齐齐哈尔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