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地质

章下序


齐齐哈尔市区的地质构造,划分为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构造单元,其一是
今龙沙、建华、铁锋、富拉尔基、昂昂溪、梅里斯6个区所在的广大平原地区,属于中
国东部第二沉降带;其二是今碾子山区所在的大兴安岭山地,属于中国东部第三隆起带。
这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及其演化,是市区冲积平原和低山丘陵两个大地貌类型以及矿藏生
成的地质基础。
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齐齐哈尔市区和它西面的大兴安岭地区,都曾经历多次
海陆交替变化。距今约2.5亿年以前,这些地区在浅海淹盖之下。距今2.3亿年前,
受华力西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壳抬升,海水退出,才变为陆地,而大兴安岭地区也基本
褶皱成山。
距今约1.37~0.67亿年前的燕山地壳运动,对东北地区产生极大影响,齐齐哈
尔市区的地质结构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现今冲积平原地区,地壳大幅度下沉,形成松嫩
大湖盆,湖盆的西侧同时形成嫩江大断裂;而大兴安岭地区,地壳则大幅度褶皱抬升,
成为山脉。这种西升东降的构造运动,距今约0.67亿年前至现在,仍以不同的速度和
幅度在继续着。在一亿多年里,松嫩大湖盆西部斜坡先后接受约3 000米厚的白垩系含
油岩层、约300多米厚的第三系和约140多米厚的第四系疏松物质的沉积物,形成今日
坦荡的松嫩冲积平原地貌。大兴安岭则经受长期剥蚀破坏,形成山顶浑圆、山谷宽广的
山地地貌,而碾子山区地处大兴安岭东麓边缘,故呈低山丘陵地貌景观。
齐齐哈尔市区在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基础上形成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工程建筑
条件,有明显差异。冲积平原地区的富拉尔基小北屯至梅里斯、甘南一线有石油和天然
气储存构造;第四系孔隙水贮存丰富;砂石资源丰富,而且堆积覆盖面积广大,无溶洞,
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稳定。低山丘陵地区发现钇、铌等金属矿藏,并有大量钠闪花岗岩建
材资源和具有保健疗效的麦饭石矿点;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基岩的裂隙中,水位较深,水
量较少;工程地质条件较冲积平原地区复杂,但仍可满足一般工程建筑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