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
地层
平原地区地层 按自下而上、由老到新的顺序,平原地区地层层序
和各层岩性,如下所列:
古生界地层(距今2.85~2.3亿年前,持续时间约5500万年)。该地层仅发
现属于二迭系的老龙头组,为平原地区最古老的岩层。该组同下而上可划分
为1、2、3三段,各段岩性依次为:复矿砂岩;粉砂岩、火砾岩、中酸性火山岩;
复砂砂岩、绢云母板岩夹中酸性火山岩。
中生界地层(距今2.3~0.67亿年前,持续时间约1.63亿年)。地层含上
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地层,而缺失三迭系地层。上侏罗统含龙江组和九峰
山组岩层。龙江组由而上亦可分为1、2、3三段,各段岩性依次为:1段底部与
上部为凝灰砾岩并夹有杏状安山玢岩,中部为凝灰质安山玢岩和长石、石英粉砂
岩,含砾粗砂岩,本段均属中性岩;2段山火山凝灰岩与含砾凝灰岩组成,其中
夹有凝灰角砾岩和安山玢岩,本段属碱性岩;3段为灰紫色火山凝灰岩并夹有一
层紫色火山角砾岩,屈酸性岩。龙江组岩层总厚度约824米,同古生界的老龙头
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九峰山组岩性主要为黑灰色致密块状多气孔玄武岩和杏仁
状安山玄武岩,其中夹有白色凝灰砂岩和和十-黄色泥质岩,同龙江组呈平行不整
合接触。
下白垩统含泉头、青山口、姚家和嫩江四组岩层。泉头组岩性主要由红色的
中、细粒砂岩组成,同侏罗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青山口组岩性主要为黑色、绿
色泥岩、砂岩,动植物化石丰富,且有含油岩层;姚家组岩性下部为绿色泥岩夹
砂岩,上部为砂岩、泥岩互层,本组与下状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嫩江组岩性由
黑色泥岩、页岩、劣质油页岩和灰绿色泥岩、灰白色粉砂质砂岩组成,含瓣鳃类、
鱼类、叶肢介化石。本组超复于下伏地层。
上白垩统含四方台和明水两组岩层。四方台组岩性底部为含灰白条带红色砂
岩,中下部为灰绿色和棕红色泥岩为卞的夹砂层,上部为棕红色泥岩夹灰绿色泥
岩、泥质砂岩,含介形类、瓣鳃类化石,本组同嫩江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明水组
岩性下部为灰黑色泥岩,灰色、浅灰色粉砂岩,夹红色、绿色泥岩和砂岩,上部
为灰绿色、棕红色泥岩和粉砂岩,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新生界地层(距今约0.67亿年前至现在)。地层含第三、第四两系地层。
第三系(距今0.67~0.03亿年前,持续时间约0.64亿年)。含卜第三系和
上第三系两套地层。下第三系为依安组.岩性由灰色、灰绿色、黑色泥岩、灰绿
色、黄绿色、白色砂岩和灰白色砂砾岩组成,同白垩系地层不整合接触;上第三
系为大安组,岩性由泥岩、粉砂岩、少量砂岩组成,含植物化石。
第四系(距今0.03亿年前至今)。含卜更新、中更新、上更新和全新四个统
地层。下更新统岩性主要由泥砾、含砾中细砂、粉细砂、含砾叫,粗砂和粘土组成,
其中粗土层厚度较大,分布也较稳定,属湖泊相沉积为主,该统超复于前伏地层之上;
中更新统岩性底部以泥砾、含泥砂砾石和中粗砂为主,上部为亚粘土、砂、砂砾石组
成,从达呼店——敖宝屯——扎龙屯之间,由西向东碎石粒度由粗到细,均为湖泊相或
滨湖相沉积;上更新统岩性底部为泥质砂砾石、砂,向上则为黄土状、亚粘土、砂和砂
砾石,属湖泊相沉积。整个更新统地层中均富含桦、榆、栎、松、香蒲等植物化石,于
上更新统上部,还发现有披毛犀——猛犸象化石群。全新统岩性比较复杂,有多种沉积
层:其一为冲积沼泽和湖泊沉积层,分布于各河流交汇处和扎龙沼泽地区。岩性主要是
灰色、黑色、浅棕色业粘土和淤泥,含有机物低级泥炭层,厚1米左右;其二为河床堆积
及冲积层,分布在阿伦河、音河、嫩江的河床和河漫滩中,岩性主要是灰白、浅黄色砂和
砂砾石,夹有细砂的亚粘土,含有钉腹足类、鱼类及再堆积的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化石。
且发现有新石器时期遗址和墓葬;其三为风积层,主要为黄褐色的细粉砂,零星分布于河
流两岸的自然堤、阶地和高漫濉中的岗丘地带。
低山丘陵地区地层 碾子山区自古生代末期华力西地壳运动以来,长期处于持续抬升过
程中,并先后受到华力西、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巨大地壳运动的剧烈影响,地层褶皱、断裂、
挠曲和岩浆活动等现象频繁发生,侵入岩、喷出岩广泛分布;同时,伴随着地壳的抬升隆起,
外营力对它的剥蚀破坏作用也—直在继续进行。因此,碾子山区岩浆岩层的结构与平原地区
的沉积岩相比,则颇显复杂。
碾子山区除雅鲁河河谷有厚约三四十米全新统砂砾石冲积层和山区的坡麓、谷底有薄层
的全新统碎石、砂砾等洪积、冲积层外,其他广大地区,均缺失新生界地层。第三纪初期即
喜马拉雅地壳运动以前,大兴安岭已被侵蚀削低成为准平原状态,不仅新生界第三系地层无
法生成,而且使古生界二迭系和中生界侏罗系地层得以裸露地表。燕山地壳运动,又使钠闪
花岗岩体大规模侵入其上覆的二迭系上统老龙头组岩层,并成为现今碾子山区地势最高的低
山地带。同时由于侵入接触,使岩体周围的华力西期形成的混合花岗岩发生轻度变质。
碾子山区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的层序和岩性,由于历次地壳运动的强烈干扰,其整齐
的新老岩层上下迭置状况,已遭破坏。在沿滨洲铁路线地质构造剖面图上可清晰看到,岩层
由老到新依次为古生代华力西期的混合花岗岩、二迭系一上统老龙头组砂岩和中性火山岩、
中生界侏罗系上统龙江组凝灰岩和安山玢岩、侏罗系上统九峰山组含气孔玄武岩和安山岩、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堆积层等岩层。由于发生中生代白垩纪燕山期钠闪花岗岩休大规
模侵入较老的古生界地层的地质现象,致使层序关系受到于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