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 冲积平原地区工程地质 冲积平原地区工程地质可划分为中心城区区、
梅里斯区和昂昂溪区四个区域。
平原地区沿滨洲铁路线地质构造剖面图(见附图)
齐齐哈尔市及其县、市第四纪地层厚度图(见附图)
中心城区工程地质。包括龙沙、铁锋、建华三区的城区和近郊部分地区,大致
西起嫩江东岸,东至火车站以东2公里,南起嫩江公路大桥至大民屯一线,北迄建
华机械厂南侧一带。中心城区工程地层结构,由地表往下,依次各层为:表土层。
由人工废土或耕土组成,大多是废土、炉灰和农田耕作表层土,厚约0.3~3米;
微砂及细砂层。色黄褐,含粘性大,潮湿,厚约0.5~9米,此层由龙江饭店(现中
心广场)向西逐渐消失,及至临江路—带又复增厚;砂质亚粘土层。色黄褐,含砂、
铁质及云母片,稍具粘性;淤泥及淤泥质砂质粘土层。灰色,含腐殖质,有臭味,
含水达饱和,可塑,一般厚度0.4~米之间,西部厚0.35~1米,南部厚0.8~1.6
米,乐部厚0.6~2.1米;卵石层及砾石层。色黄褐,含水达饱和状态,其中夹有
多层厚度各异的薄砂。中心城区工程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地下未发现溶洞或洞穴,
多数地区的地基承载力在1.5公斤/平方厘米以上,在该区的一般民用或工程建筑,
只要对地基进行一般性加固,即可满足安全要求。但在靠近嫩江、旧河道和低洼地
带,地下水位高(—般距地面约0.6~1米),在雨季更高出地表而出现涌水现象,
因而不适宜安排大型建筑工程。
富拉尔基区工程地质。其范围基本与政区相当,但以城镇为主。该区工程地层
结构,由地表往下依次划分为5层:表土层。砂土,色黄和灰黄,厚约0.30米;
砂质粘上层。色黄褐,含有植物根、砂铁质薄层或铁染钙质斑纹,稍湿,中等密度,
具有—定可塑性,厚度4.5~8米,该层中间夹有薄层粘土,局部地区的上部砂质
含量减少甚大至全为粘土所覆盖,粘土层厚度达2~3.5米;微砂及细砂层。色灰
褐至黄褐,内含有粘性质土,水分饱和,稍密,厚1~4米;淤泥及淤泥质砂质粘土
层。色灰褐至黄褐,内含腐殖质、氧化铁和砂,水分饱和,稍密,较软并有—定可
塑性,厚2.7~4.5米;砂砾层。为细砂、中砂、粗砂和砾石交互层,厚度在10
米以上。富拉尔基区抗压强度较大的砂质粘土层和砂砾层较厚,其他各土层也多含
有一定量的粘性土,且地下无溶洞、无流沙,工程地质条件较中心城区优越,地基
承载力在 1.5公斤/平方厘米左右,一般低层建筑或地下工程建筑,均无需采取
特殊加固措施。
梅里斯区工程地质。根据工程地质钻孔资料,其地层由地表向下划分为4层:
表土或耕作土壤层。色黄、灰黄,厚0.3米;粘土层。色黄褐,含有细砂和粉砂,
中等密度,有—定湿度,但失水干燥时较坚硬,厚度一般在0.5~3.7米之间,此
层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并由东侧沿嫩江—带起向西逐渐变薄而过渡为砂质粘土;微
砂及细砂层或含砂质粘土层。色黄,厚度在2.5~6.5米之间,砂质粘土主要分布
该区的东北部和东部,局部地带还夹有淤泥;砂砾、砾石、粗砂交互层。色黄或黄
褐,含粗、中、细粒砂,砾石有较好的磨圆度。该区地基承载力大多在1.5公斤/
平方厘米以上,而且由于自东而西地层砾石含量增加,地耐力也随之增强,工程地
质条件较好。
昂昂溪区工程地质。其土层由地表往下划分为5层:表土层。为耕作土或砂土,
色黄褐,含砂量高,厚约0.3米;微砂层。色黄褐,含云母及粘性上,—般厚1.1~
4.8米;砂质粘土层。色黄褐,含氧化铁及砂,具有一定可塑性,厚1.8~3.4
米;淤泥及淤泥砂质粘土层。色灰,含云母碎片及砂,厚3~3.7米;砾石层。呈浑圆
状,色黄褐及灰褐,层中有砂砾及细砂交互层出现。该区微砂层、砂质粘卜层及淤
泥砂质粘土层较厚,分布也较广,地基承载力不强,地基承敢载力在0.5~1.5
公斤/平方厘米,其工程地质条件不如中心城区,因此不宜安排大型工程建筑。同
时,区内砂丘砂垄和低洼湿地广布,前者地层多为微砂及粉砂,后者地下水位较高。
低山丘陵地区工程地质 低山丘陵地区即碾子山区工程地质结构划分为三种类
型。一是种山坡或半山坡的坡积物地带,表土层较薄,表土层以卜便是风化基岩,
地质构造单一而稳定,足安排重要工程或大型建筑的良好地带;第二种是足处于低
山丘陵间的大内以及大沟口的冲积物或洪积扇地带,表土层较厚,表土层以卜是砂
砾石层,砾石大小不一且都带棱角,此层厚度较大。地下水含量多,但分布不均,此
地带工程地质结构比较复杂,但仍可满足一般建筑工程安全的需要。第三种是雅鲁
河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地带。岩性人部分是由砾石组成,地下水位高,外常受洪水威
胁,安排建筑工程时,须加固地基和采取防洪措施。
碾子山区沿滨洲铁路线地质剖面图(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