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地势低洼和乌裕尔河水漫溢潴积,是形成扎龙自然保护区特有生态环境的
主导因素。保护区中32万亩芦苇沼泽(占保护区面积的50%),10万亩河道、湖泡水面
(占16%)和约14万亩的沼泽草甸(约占22%),以及这些地带的所有植物和动物,都与
乌裕尔河水直接关联。组成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中非生物部分如太阳能
和氧、氮、二氧化碳、磷、钾、钙、镁、水,微量元素如铜、钴、铁、碘等许多物质。
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源泉,但太阳能的转化没有水无法进行;无机质要转变为有机质,
没有水作为载体也不能实现。生物部分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绝大多数都是水生植物(如芦
苇、藻类等)和湿生植物(如星星草、羊草);消费者动物也以水中动物(如浮游动物、各
种鱼类和水禽等)和湿生杂类草丛动物(如蛙、各种昆虫、鼠类等)占绝对优势。从食物链
的构成看,这里有两条区别明显而又关系密切的食物链,一条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它的构成情况如图(见附图)
另一条是陆地上沼泽草甸的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它的构成情况如图(见附图)
如果缺水,上列两条食物链是无法形成的。从两条食物链的食物关系中,可以明显
看到,鸟类特别是杂食类鸟类(既捕食动物又食植物花籽或根茎的鸟类)的食料是十分丰
富的。这就是扎龙自然保护区所以能成为丹顶鹤等珍稀水禽乐园的重要原因。
要维护保护区良好生态环境,每年所需水量约为16.6亿立方米(其中蒸发、植物蒸
腾耗水10亿立方米,渗漏灌溉消耗4.6亿立方米,向连环湖、龙虎泡输水约 2亿立方米)。
保护区年降水量约6.6亿立方米,乌裕尔河和北部引嫩工程补水共3亿立方米,另7亿立方
米则由新嫩江运河补给。按全年总量计算,水量供求平衡。但是,遇冬春干旱季节无水补
给,而在无需补给的夏秋多雨季节,反而大量往保护区补水,所以往往出现保护区早上加
旱、涝时更涝,水量供求季节不平衡和水位不稳定状况,严重时已达到破坏生态平衡的程
度。
乌裕尔河下游的湖泡芦苇塘(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