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的种类 扎龙自然保护区有6种鹤,是中国和世界鹤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丹顶鹤 丹顶鹤又名仙鹤,是扎龙自然保护区6种鹤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被列为国家一
类保护动物。丹顶鹤除喉颈部和飞羽后为黑色外,全身几乎纯白,与朱红肉冠相映,益显
得美丽动人,故得名丹顶鹤。它长咀大喙,长颈长脚,体态轻盈高洁,举止温文尔雅,展
翅高飞,能直冲云霄,引颈高鸣,声震四野,翩翩起舞,似仙子下凡。因此常常被视为吉
祥和长寿的象征,成为诗人画家吟诵描摹的对象。 1984年齐齐哈尔市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审
议通过,把丹顶鹤定为市鸟。
丹顶鹤是沼泽水禽,几乎终年生活在芦苇的浅水处,它趾间无蹼,属涉禽类候鸟。每
年春分前后,冰雪未融,亲鹤由南方越冬地以家族为单位,结队北飞,驻足扎龙自然保护
地区后,先载歌载舞以求偶,然后择地含草絮窝。巢址多选在周围皆水的极其隐蔽的地方,
窝大1米左右,离水面15~30厘米。4月中旬产卵,一般产 2枚,极少有3枚者,但近年在驯
养鹤中竟有产13枚的。卵大超过鹅卵,有褐色斑点。产卵后雄雌亲鹤轮流孵育,约31天左右,
5月中旬,幼鹤出壳,毛色黄褐,无丹顶肉冠。出壳后不久,即能跟亲鹤觅食。食物以鱼为主
(最喜食鲫鱼、泥鳅),兼食昆虫、草籽、嫩草、草根、玉米、砂石等,为杂食性鸟类。
小鹤出壳正是天气转暖、湖水开始解冻、水温尚低时期,鱼群多回游于湖边较浅的暖
水区域,最易被亲鹤捕获,雏鹤食物充足。幼鹤食量甚大,一般日可食2~3斤鲜鱼,最多
时可达5斤。因为营养丰富,成长迅速,3~4个月后,雏鹤身高可达50~60厘米,体重可达
10余斤。幼鹤喜在浅水处涉水、洗澡、练步、练舞,8个月以后羽毛渐丰。10月下旬,天气
渐冷,但幼鹤已经膘肥羽丰,体质壮健,能展翅高飞,遨游云际。深秋霜降以后,仍以家族
为单位,飞向南方江河湖荡沼泽地带,或东渡大海到日本南部荒岛越冬。每年在扎龙地区停
留时间7~8个月,南居时间约4个月。翌年仍以家族为单位,复又归来,并在原址附近筑巢
产卵,繁殖后代。
幼鹤1年后毛色变白,3年后性成熟,并显露红色肉冠。丹顶鹤是寿命最长的鹤类,一般
可活50~60年,因而人们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
丹顶鹤不怕冷,保护区内饲养的小鹤,可以在无取暖设备的鹤棚中越冬。冬季南飞,
主要是这里气候严寒、河湖结冰、觅食困难所致。丹顶鹤是杂食性鸟类,又经得起寒冬
的考验,这就为人工驯养、繁殖提供方便条件。近年来,扎龙自然保护区已在这方面取得
比较成熟的经验。
丹顶鹤(见附图)
白枕鹤 白枕鹤,亦称红面鹤,俗称土鹤。其体型略小于丹顶鹤(体长1.14米左右)。
体羽呈蓝灰色,腹部较深,背部较浅。脸颊两侧为红色,繁殖期尤为鲜艳。头和颈的后部
及背部是白色的。
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是白枕鹤的繁殖地,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数量锐减,
已不足50只。齐齐哈尔市的哈拉海甸子、音河甸子、莽格吐等地也可见到这种鹤。每年3月,
白枕鹤从南方飞回繁殖地,以家庭形式成小群活动在将要营巢的地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在产卵前3、4个小时筑起浅盘状简陋的巢,每窝产3枚灰白色带有棕褐色斑点的卵,孵化期
间亲鸟表现不活泼,食欲下降,但警觉性高,每隔1小时左右翻卵。白枕鹤的孵化期29~30天。
雏鹤出壳3小时就能蹒跚行走,8小时后能进食。每年10月,白枕鹤南迁,在日本南部越冬。
白枕鹤(见附图)
蓑羽鹤 蓑羽鹤,亦称闺秀鹤,俗称鸬鹚。它是世界现存15种鹤中体型最小的一种鹤,
体高0.98米左右,长0.96米左右,体纤瘦。体羽大部分呈蓝灰色,头、颈、胸部为黑色,
眼后有一簇白色的细羽向后延伸。它性情温顺,不与其它鹤合群。
蓑羽鹤在齐齐哈尔市境内草原上繁殖。每年3月中旬,从越冬地飞回繁殖地,在草原上
和沼泽地里呈小群活动。4月下旬开始占区繁殖。它们不营巢而把卵直接产在光秃秃的、干
燥的、周围长着稀疏苇草的地上。一般产2枚卵,有时1枚。卵呈椭圆形,卵壳坚实,呈淡紫
色并带有深紫褐色不规则斑点。卵重127克左右。孵化期30天。这种鹤在迁徙时经华北、青
海和西藏,抵华南、华东及缅甸、印度和非洲东部越冬。蓑羽鹤容易驯养,扎龙自然保护区
进行人工驯养已获得成功。
蓑羽鹤(见附图)
白 鹤 白鹤,亦称辽鹤、西伯利亚鹤。它的体态和羽毛非常美丽而高雅,除初级飞羽
为黑色外,其余体羽皆为白色。面颊前部呈鲜红色,表面覆盖着发育不全的纤羽,头的其余
部分的羽毛环绕“红面”,象天主教修女盘绕在头上的白帽子。粉红色的嘴直而强健,腿和
趾也为粉红色。体长约1.3米。
历史文献有白鹤在中国东北繁殖的记载,但近些年没有发现它的卵和巢。白鹤有两个相
距1 900公里的繁殖种群。其中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北部累马河三角洲、勒拿河下游和莫迪
吉卡尔河的雅库特苔草地带,迁徙时经过扎龙自然保护区,到江西鄱阳湖边越冬。
白鹤虽是杂食性禽类,但食性已基本特化,主要以苔属植物的根、茎、嫩芽为食物,间
或也杂食啮齿动物和昆虫。
白头鹤 白头鹤,亦称锅鹤。它体型娇小,性情温雅,机警胆小,不易驯养。高1米左右,
体长约0.91米,体重约3.5公斤。它除了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头到颈是雪白
的柔毛外,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已被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列人世界濒危物种红
皮书。
白头鹤在西伯利亚的维柳伊河流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比金河一带繁殖。在中国长江下游各
省和日本越冬,迁徙时经扎龙自然保护区和朝鲜半岛。每年8月下旬到 9月底离开繁殖地南迁。
白头鹤主要食物为植物性食物,如山酸果蔓、越桔、绒状水生植物等。夏天还吃昆虫、蛙
和鲵。在越冬地主要吃稻、小麦、大麦等谷物,也吃软体动物和昆虫。
灰 鹤 灰鹤,亦称云鹤、千岁鹤。体羽灰色,后背颜色微棕,两颊至颈侧为灰白色,喉
前及后颈灰黑色,嘴、脚也是灰色,飞羽和覆羽均为黑色。头顶后部无芭,色红。体长1.1~
1.15米。
灰鹤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数量较多的一种鹤。每年冬天,它们穿越喜马拉雅山中
部进入印度越冬。灰鹤有两个亚种,其中一个亚种迁徙经过扎龙自然保护区,到长江中下
游、四川西部和华南各地越冬。灰鹤十分怕人,喜在僻静的苇地、沼泽地或苔属植物覆盖
草甸中觅食。食物以苔地植物的茎、嫩芽为主,也吃软体动物和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