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碾子山区乡(镇)村

碾子山区乡(镇)村


1985年,碾子山区辖有曙光、华安2个乡,24个村,53个自然屯。
华安乡 位于碾子山区城区周围。东、南、西三面与龙江县相连,东北与甘南县接
壤,西北隔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遗址与内蒙古自治区布特哈旗为邻。面积239平方公里。
乡人民政府驻碾子山城区华兴街东侧。1961年设置华安人民公社农业分社,1967年改
为华安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华安乡。辖二道沟、四架山、刘家沟、东华、下九里、
曹家沟、郭狄坑、三江省、三皇庙、华胜、头道沟、丰收、六段、魏家屯、树林屯、永
泉、钱沟、龙华18个村,52个自然屯。人口20 878人,多为汉族,也有满、回、蒙古、
朝鲜等少数民族。耕地面积106 000亩,以生产粮食为主,产玉米、小麦、谷子、大豆
等。乡办企业有农机厂、水泥厂、砂石厂等。有中学4所,小学17所,还有卫生院、
文化站、电影放映队。雅鲁河由北向南流过境内。河流石、花岗岩贮量较大,是黑龙江
省西北部地区重要建材生产基地。
二道沟村。在华安乡中部。1956年称二道沟村,1961年改华丰大队,1984年复称
今名。辖二道沟四、二道沟五、二道沟六、胡家屯4个自然屯。地处丘陵,耕地 7052
亩,产玉米、谷子、高粱、大豆和马铃薯,副业主要是采运砂石。有377户, 1 370人。
村民委员会驻二道沟四屯。
四架山村。在华安乡西部。1955年称今名,1956年改头道沟村,1961年改吉新大
队,1985年改称今名。辖四架山、吉新、二道桥、小河西、大河西5个自然屯。地势
平坦,耕地6295亩,以农为主,产玉米、谷子、水稻和马铃薯,副业主要是采运砂石。
有323户,1 655人,多为汉族。村民委员会驻四架山屯。
刘家沟村。在华安乡中部。1979年从兴华大队划出,建奋斗大队,1984年改今名。
地处丘陵,耕地4 405亩,以农为主,产玉米、谷子、高粱、大豆和马铃薯。有198户,
935人,多为汉族。村民委员会驻刘家沟屯。
东华村。在华安乡南部。辖一号、三排、村府、朝鲜4个自然屯。1979年从九里
大队划出,建东华大队,1984年改今名。耕地4 796亩,以农为主,主产水稻。有375
户,1 359人。村民委员会驻一号屯。
下九里村。在华安乡南部。1974年由兴华大队划出,建良种场,1979年改良种场
大队,1981年改下九里大队,1984年改村。地处丘陵,耕地2532亩,以农为主,产玉
米、谷子、水稻和马铃薯等。有104户,464人。村民委员会驻下九里屯。
曹家沟村。在华安乡东部。辖前曹家沟、后曹家沟2个自然屯。1979年由龙华大
队划出,建后丰大队,1984年改今名。地处丘陵,耕地4 104亩,以农业为主,产玉米、
高粱、谷子、大豆和马铃薯等。有176户,760人。村民委员会驻前曹家沟屯。
郭狄坑村。在华安乡东北部。辖郭狄坑、薛家、岗后3个自然屯。1962年从永生
大队划出,建东升大队,1984年改今名。地处丘陵,耕地7 828亩,以农为主,产玉米、
谷子、高粱、大豆和马铃薯、葵花籽等。有212户,996人。村民委员会驻郭狄坑屯。
三江省村。在华安乡东北部。辖三江省、百丰2个自然屯。1955年称今名。 1962
年改永生大队,1985年复称今名。地处丘陵,耕地8 912亩,以农为主,产玉米、谷子、
高粱、大豆和马铃薯、葵花籽等。有420户,1 855人。村民委员会驻三江省屯。
三皇庙村。在华安乡东北部。辖三皇庙、簸箕山2个自然屯。1959年称胜利大队,
1981年改三皇庙大队,1984年改村,地处丘陵,耕地4 994亩,以农为主,产玉米、
谷子、高粱、大豆和马铃薯、葵花籽等。有176户,850人,多为汉族。村民委员会驻
三皇庙屯。
华胜村。在华安乡北部。辖二道沟一、二道沟二、二道沟三3个自然屯。1979年
由华丰大队划出,建华胜大队,1985年改村。地处丘陵,耕地4 129亩,以农为主,产
玉米、谷子、高粱、大豆和马铃薯。有213户,829人,多为汉族。村民委员会驻二道
沟二屯。
头道沟村,、在华安乡偏西部。辖头道沟一、头道沟二、头道沟三、头道沟四、杨
家店、山坡、南沟7个自然屯。1961年从四架山大队划出,建头道沟大队,1985年改
村。地处丘陵,耕地6 521亩,以农为主,产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副业采运砂石。
有372户,1 840人。村民委员会驻头道沟一屯。
丰收村,、在华安乡西北部。辖丰收、河西五间房、双丰3个自然屯。1977年由六
段大队划出。建丰收大队,1985年改村。地处雅鲁河河套,耕地8 027亩,以农为主,
产玉米、谷子、大豆和马铃薯等,副业主要是养鱼。有234户,l 081人。村民委员会
驻丰收屯。
六段村,、在华安乡北部。1955年称六段村,1961年改丰荣大队,1985年复称村。
辖牧场、六段、冯家沟、稻地、马家、三道桥6个自然屯。境内丘陵平川各半,耕地
12 144亩,以农为主,产玉米、水稻、谷子、高粱、大豆和马铃薯、甜菜等。有461户,
1 972人,多为汉族。村民委员会驻牧场屯。
魏家屯村。在华安乡东南部。辖魏家、赵家、唐家3个自然屯。1961年由钱沟大
队划出,建荣华大队,1981年改富华大队,1983年改今名。地处丘陵,耕地6 812亩,
以农为主,产玉米、谷子、高粱、大豆、水稻和马铃薯等。有275户,1 194人,多为
汉族。村民委员会驻魏家屯。
树林屯村。在华安乡南部。辖树林、大西2个自然屯。1961年称九里大队, 1985
年改树林村。地势平坦,耕地4 573亩,以农为主,产玉米。有283户,1 303人。村
民委员会驻树林屯。
永泉村。在华安乡东北部。1979年由永生大队划出,称宏伟大队,1985年改永泉
村。地处丘陵,耕地6 136亩,以农为主,产玉米、谷子、高粱、大豆和马铃薯、葵花
籽等。有207户,854人,其中满族60人。村民委员会驻永泉屯。
钱沟村。在华安乡东南部。1957年称今名,1961年改兴华大队,1985年复称今名。
地处丘陵,耕地4 010亩,以农为主,产玉米、谷子、高粱、大豆和马铃薯、甜菜等。
有144户,622人。村民委员会驻钱沟屯。
龙华村。在华安乡中部。辖龙华、华西2个自然屯。1961年称龙华大队,1985年
改村。地处丘陵,耕地6036亩,以农为主,产玉米、谷子、大豆和马铃薯等。有217
户,1 002人。村民委员会驻龙华屯。
曙光乡 位于碾子山区城区近郊。东、北与华安乡接壤,西与龙江县相接,南濒雅
鲁河。面积42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碾子山区霞光街。1980年成立曙光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曙光乡。辖春光、前程、城东、城西、幸福、城北6个村,1个自然屯。人
口3951人,多为汉族,也有满、回等少数民族。耕地面积11 844亩,以生产蔬菜为主。
乡办企业有化工厂、农机修配厂等。
春光村。在曙光乡东南部。1956年为春光社,1961年建大队,1984年改村。耕地
713亩,多为大棚和畦田,全部水灌,以产春、夏菜为主。有119户,520人,多住跃
进街道内。村民委员会驻昌盛路北侧。
前程村。在曙光乡西南部。1956年为前程社,1961年建大队,1984年改村。耕地
2 808亩,百分之五十是畦田,主产蔬菜。副业采运砂石。有190户,720人,多居住
跃进街道内。村民委员会驼华兴街西侧。
城东村。在曙光乡东部。辖瓦盆窑1个自然屯。1976年由春光大队划出,建良种
场大队,1981年改城东大队,1984年改村。耕地870亩,以生产蔬菜为主。有 115户,
462人,多居住兴旺东一、二街。村民委员会驻兴旺东一街。
城西村。在曙光乡西北部。1956午为前进社,1961年建大队,1984年改今名。地
处丘陵,耕地3 740亩,以生产蔬菜为主。副业采运砂石。有330户,1 048人,住富
强街道。村民委员会驻繁荣路西端南侧。
幸福村。在曙光乡南部。1956年为幸福社,1961年建大队,1984年改村。耕地 3
521亩,以生产蔬菜为主。副业采运砂石。有262户,735人,住跃进街道。村民委员
会驻中兴街北端东侧。
城北村。在曙光乡北部。1982年由前进大队划出,建城北大队,1984年改村。地
处丘陵,耕地1 970亩,以生产蔬菜为主。副业采运砂石。有118户,430人,住富强
街道内。村民委员会驻中兴街北端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