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人口总量

人口总量


清末宣统三年(1911),齐齐哈尔有6 034户、31 195人(户均5.17
人),其中男19 387人,女11 808人,各占人口总数的62.1%和37.9%,性
比例(以女性为100)为164.2。
1912年,省城警务公所开始人口统计工作。同年,齐齐哈尔人口28 661人。
到1931年,增至62042人,19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 757人,平均递增4.1%。
1912 ~ 1931年齐齐哈尔人口总量表(见附表)


民国时期,东北地方军阀政府为扩大势力,极力吸引关内破产农民到东北垦荒。
民国初年,东北各省都设立清丈局,在长春还没有移民局,专门办理移民事务。
1931年的《东北年鉴》记载了关内移民在东北铁路沿线的分布状况,其中中东
铁路西段(包括齐齐哈尔在内),1927年有5420人,占流入东北移民的1l%;19
28年有7750人,占17%;1929年有7 568人,占16%;1930年有20000人,占36%。
据1930年调查,在移民中,从事农业者仅占25%,从事劳工(包括工业)的则占
63%。这一时期齐齐哈尔人口的增长与关内移民有直接关系。
1932年,齐齐哈尔人口为75 261人。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人口
增加到174 675人,12年来,人口增加99414人,增长1.32倍,年均增加8 285人,
年均递增7.3%。
1932 ~ 1944年齐齐哈尔市区人口总量表(见附表)


东北沦陷时期,齐齐哈尔市人口增长速度快于1931年前人口年均递增速度3.2
个百分点。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为适应其继续侵略和战时经济的
需要,在东北搞所谓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建立一些工厂,开发矿产原料工业,
官办和日本、中国人私办的工商企业逐渐增多。到1936年,齐齐哈尔市有工商户24
07户,从业人员近2万余人。同时, 日本侵略者为长期霸占东北,大力推行从日本
本土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的“二十年百万户移民汁划”,到1942年,在市区居住的
日本人增加到22406人,每年以60.5%的高速度递增。当时,日本人占全市人口的
比重从“九一八”前的0.2%,迅速上升到13.6%。
解放后,1948年,市公安局遵照东北行政委员会公安总处发布清理户口的指示,
进行市区户口调查。同年,市区有37 768户、158 209人,比1944年末人口减少
16460人,下降9.4%。这个时期齐齐哈尔市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指示,分批遣
送2万余日本侨民回国。
1949年,市区人口144061人。到1985年末,市区人口增至1 260457人,增加
1116 396人。新中国成立后36年间,人口增长7.75倍,平均每年增加3l 011人,
年均递增6.2%。年均递增6.2%。
1949~ 1985年齐齐哈尔市区人口总量表(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