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构成 民国初年,关内军阀之间战争不断,大量农民到东北地区谋生,
大多为男性劳动力。其中,一部分定居在齐齐哈尔。1912~1930年,齐齐哈尔
人口性别比例在182.5 ~175.9之间。1933~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搞所谓
“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向齐齐哈尔大量移民。移民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
要大几倍至10几倍,因此,人口性别比例在158.9~130.6之间,高于全省
(1935)人口性别比例128.4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到1961年,市区人口性别比例较民国时期有明显下降,但因辽
宁省部分工厂迁到齐齐哈尔,3项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大批职工进入齐
齐哈尔。职工家属受条件限制,暂居外地,所以人口性别比例仍在120.9~
111.3之间。
从1963年开始,国营大工厂的职工家属陆续迁入。至1985年,齐齐哈尔市
区人口性别比例从107.3(男性过高或偏高)逐渐下降至102.9,性别比例趋于
正常值。
1912~1942年部分年份齐齐哈尔市区人口性别比例表(见附表)
1949~1985年部分年份齐齐哈尔市区人口性别比例表(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