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
源流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与黑龙江
北岸。清初,由于清廷对黑龙江流域部族的征服及沙皇俄国的侵扰,致使达斡尔族
人纷纷南下迁至嫩江流域。崇德五年(1640),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人337户481男丁,
编为 8个牛录,居住于吴库马尔(今齐齐哈尔市大五福玛村)、额尔苏(今昂昂溪乡胜合村)、
昂阿奇(今昂昂溪)一‘带,并仟命牛录章京管理。这是最早定居于齐齐哈尔的达斡尔
族人。崇德六年(1641),两次迁入达斡尔族人口1 675人。顺治初年,清廷将陆续迁
入的达斡尔族人编为都博线、莫日登、讷莫日3个扎兰,委任达斡尔总管驻于齐齐哈尔
屯,管理本部事务。顺治十年(1653)起,达斡尔族人大量迁入齐齐哈尔一带,相继建
立村屯50处。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因雅克萨战争需要,从齐齐哈尔调出8个牛录500名
达斡尔族人移驻额苏里屯田。康熙三十年(1691),达斡尔十二佐官兵由布特哈移驻齐
齐哈尔。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廷将蒙古科尔沁王公台吉等所属席北(锡伯)、卦尔察、
达斡尔等人口中1 000多名披甲、2000名附丁合编为5个牛录,镇守齐齐哈尔地方。
康熙三十二年(1693),调齐齐哈尔驻防八旗兵镶黄、正黄旗内2牛录达斡尔兵驻防墨
尔根。康熙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699~1700),将齐齐哈尔城5牛录750名达斡尔兵
丁及家眷迁出。乾隆八年(1743),派遣齐齐哈尔达斡尔兵12牛录驻防呼兰。道光年间,
又从齐齐哈尔的八旗哈、富拉尔基、岗阿等村屯调出 120户达斡尔族人进驻呼兰屯垦。
1912年,齐齐哈尔地区有达斡尔族4 137户、13 970人,其中男子10 109人。
1935~1943,齐齐哈尔地区1 368户、6 750口达斡尔族人迁往布特哈、阿荣、喜扎嘎
尔旗。此次迁徒后,齐齐哈尔地区约100个达斡尔族村屯减至40个左右。至1945年,
齐齐哈尔又有450户、2000多达斡尔族人移去喜扎嘎尔旗。
解放初,1947年,齐齐哈尔149户达斡尔族人移至牙克石。1948年冬起,迁出
的达斡尔族人又陆续返回齐齐哈尔。新中国成立后,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人口逐年增
加。1953年,原龙江县达呼店、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划归齐齐哈尔市管辖,市区达
斡尔族人口849人。随着国营大企业的迁入和兴建,陆续调入一批达斡尔族职工及家
属。1959年市区达斡尔族人口增至13 219人,1964年达到14 270人。1982年,齐齐
哈尔市区达斡尔族人口为16610人,占市区少数民族人口的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