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富裕县

富裕县


富裕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北面。东和依安县毗邻,南与齐齐哈
尔市铁锋区、林甸县接壤,西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甘南县以嫩江为界,北同
讷河县相连。地理位置北纬47°18′24″~48°1′48″,东经124°0′24″~125°2′6″。
全县面积4052平方公里。
清初,县境属宁古塔将军管辖。乾隆二十二年(1758),属依克明安旗辖地。
民国初期,县境西部归黑龙江省龙江府管辖,东部归依克明安旗管辖。1929年,
成立富裕设治局。1933年,改为富裕县公署,归黑龙江省公署管辖。1934年,归
龙江省管辖。1946年4月,富裕县隶属嫩江省。1949年5月,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
并,富裕县隶属黑龙江省。1954年8月,富裕县归嫩江地区管辖。1960年4月,撤
销嫩江地区,富裕县划归齐齐哈尔市。1961年10月,嫩江地区恢复,富裕县归嫩
江地区管辖。1985年1月,撤销嫩江地区,富裕县划归齐齐哈尔市管辖。
富裕县辖3镇7个乡,148村,315个自然屯。
1985年,全县有61 584户,267 14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6人。有汉、满、蒙、
回、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柯尔克孜、锡伯、壮、苗、彝、侗、维吾
尔、布依族1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6508人,占全县人口的6.2%。有2个民族
乡、19个民族村。
富裕县地处松嫩平原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海拔146~224米,
最高海拔225米。嫩江、乌裕尔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北部引嫩、中部引嫩2条人
工运河由北向南缓缓流过。年平均总流量300亿立方米。富裕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变化剧烈,冬季严寒干燥。年
平均气温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1.6℃,极端最低气温-40.3℃;最热月
(7月)平均气温22.O℃,极端最高气温39.O℃。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为4月6
日。年平均降水量557.1毫米。7月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1.4%。年平均日照
2 791.1小时,平均无霜期122天。
全县土壤多为碳酸盐钙土、草甸土和石灰性沙土,大部分土壤适宜各种农作
物生长。此外,乌裕尔河套地区有草炭土,储藏量15.6万吨。矿藏资源丰富,建
筑用砂石储量约为10亿立方米,年开采量30多万立方米。另有可供观赏、雕刻用
的嫩江石和白垩土,以及食用碱和药用碱。
富裕县各族人民具有中华民族的优良革命传统。沦陷时期,为反抗日伪的残
酷统治,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32年6月,富裕县群众纷纷参加兴安屯垦
军孙德润组织的抗日义勇军,攻占富裕县城(大来克),俘虏汉奸县长孟宪忠。同
年10月18日,杨屯农民协助义勇军偷袭宁年车站,击毙日军中佐以下10多人。10
月23日,雅洲屯农民刘子英、黄奎等20多人,在中和车站袭击日军军列,毙敌50
多人。10月27日,抗日义勇军在富海东消灭日军60多人。1941年,抗联战士田绍
文来到富裕县进行抗日活动。1942年,田绍文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在解放战争
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县有1 200多名青年参军,123人为国捐躯。各族人民群众
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广泛开展拥军支前活动,捐献大量钱、物,为巩固新生的革
命政权贡献了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36年的艰苦奋斗,全县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
善。
富裕县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84年被黑龙江省定为牧
业县。天然草场面积较大,县属草原20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3.6%。有可食
性牧草115种,其中优良牧草35种。羊草面积占草场面积45.3%,羊草年产28万
吨以上。畜牧业生产成为全县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朝着社会化、专业化、商品
化方向发展。1985年,全县黄牛21 877头,是1949年的4.2倍。奶牛发展到8 230
头,上交商品奶11 259吨,商品牛4 603头。牧业产值1 87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
的20.6%,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牧业收入100.2元。1980年以来,富裕县连续5年
被评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建设先进县。种植业是富裕县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全
县有耕地127.4万亩,盛产玉米、小麦、大豆。1985年,全县粮食总产1.04亿公
斤,是1949年的3.9倍。近年来,主要经济作物甜菜和向日葵种植面积突破10万
亩。为发展农业生产,从1950年到1985年全县共投资3638.9万元,大搞水利建设,
多次修筑齐富、讷富、吉斯堡一理建、通南沟等堤防;反复治理河南、塔哈、忠厚、西
部、二道湾等5大湾区,建成富南、繁荣、龙安桥、塔哈等万亩以上灌区7个,建
成机电井2653眼,抽水站43处。这些工程对战胜洪水和旱涝灾害起到重大作用。
至1985年,富裕县造林保存面积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3%。农田防护林8.9
万亩,构成网格3 870个,保护农田77.4万亩,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县拖
拉机总保有量2 351台,其中农民独户经营的拖拉机达2050台。田间作业机械化程
度达86%,粮米加工等非田间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富裕县水产资源丰富,是黑
龙江省商品鱼基地县之一。1985年,人工养鱼面积40540亩,总产量400多吨,鱼
种产量800万尾。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9623万元,是1949年的16.4倍。
1946年,富裕县只有几十家个体手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县地方
国营工业企业只有油米厂和制酒厂。经过36年的努力,到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
展到119家,其中县属企业‘06家。主要行业有食品、机械、建材、化学、造纸、
纸制品、缝纫皮革、家俱和木材加工、印刷等。工业总产值8488万元,是1949年
的268倍。1981年以来,富裕县23种工业产品先后被评为部、省、地(市)优质产品。
部优产品有松鹤牌加糖奶粉,省优产品有桂花牌富裕老窖酒、松鹤牌巧克力奶粉
等。奶粉、柳编制品、工艺苇制品、牛皮卡纸等为富裕县主要出口产品。1985年,
富裕县公路通车里程320.4公里,乡、村、屯通路617.5公里。齐北、齐加铁路,
明海、齐加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修筑各种永久性桥梁38座,总计1 140延长米。
交通十分方便。全县汽车邮路149公里,投递路线总计1 316公里。1985年,富裕
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0542万元,是1949年的104倍。城乡经济日益活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富裕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
各项事业发展很快。1985年,全县有省重点中学1所、普通中学17所、职业高中1
所、农业技术高中1所、小学187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62 988人,教职员工2972
人。全县有影剧院11座,放映单位104个;龙江剧团1个;文化室126个;城乡文艺
社团25个。龙江剧团创作的龙江剧多次获省、地奖励,并录音、录像,向全省播
放。许多美术、摄影、书法、篆刻作品参加全国和省、地(市)举办的展览。富裕
县有电视差转台l座,城乡电视机达2万台。广播线路982.95公里,入户喇叭1.76
万只。全县卫生机构178个,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基本形成,人民健康
得到保障。卫生技术人员663人,乡村医生409人。病床512张。克山病、大骨节病、
甲状腺肿大病等地方病和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妇幼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8.7%,节育率为90.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4‰,多
次受到省、地(市)的表彰,1983年和198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
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裕县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民
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明显改善。1983年,农民人均收入达329元。一些农户盖上
了砖瓦房,购置了电视机、洗衣机。随着个人工资的提高和职工人数的增加,城
镇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1.81亿元,国民收入1.07
亿元,人均收入425元。城乡储蓄总额26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