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十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侵入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民国二十一
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傀儡政权成立为满洲国,年号大同。1932年4月10日,日本占领
黑河,设立为黑河省政府。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呼玛、鸥浦、漠河三
县,“上江三县”各族人民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开始饥寒交迫的亡国奴生活。日本侵略者对
各族人民实行极其野蛮的政治统治,进行极其残暴的经济剥削,通过所谓“国有官营”和“经
济统制”手段,对“上江三县”地区林业、黄金、航运、商业等主要行业进行经济掠夺。
从日寇铁蹄踏入大兴安岭地区那天起,就燃起扑不灭的抗日烈火,各族人民进行各种方式
的反抗,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937年秋,漠河金矿地区以邮差为掩护的乔树桐和矿工边明
兰等人,发动金矿工人抗日,秘密组织爱国军支队,选择日本人克扣矿工口粮引起工人极大不
满之机,于1937年9月18日,在漠河金矿地区的乌码金矿举行抗日武装暴动。 攻打乌码金矿局
得胜后,攻克了八道卡金矿局、西口子日伪军驻地,队伍扩大到80余人。准备攻打漠河时,日
寇派出一百多人的讨伐队,乘船前往西口子围剿爱国军,爱国军支队寡不敌众转入苏联。
1939年,整编后的抗联三路军六支队和九支队,开进当时的莫旗、阿荣旗,转战大兴安岭
与松嫩平原结合部,开展灵活机动的抗日游击战争。得到大兴安岭各族人民大力支持,各地民
众踊跃参加抗日队伍,纷纷为抗日联军送情报、粮食、药品、掩护伤员等。1939年至1941年,
以王明贵、王钧、陈雷等为首的三支队,先后在讷漠尔河、毕拉河、诺敏河、奎勒河、甘河、
阿里河、多布库尔河、那都里河、古里河、南瓮河、塔河、呼玛河、倭勒根河等地的金矿和采
伐作业场,歼击日寇,袭击日伪军弹药库和物资仓库。1941年11月,三支队由大兴安岭西南地
区出发,东进大兴安岭腹地和北部。于12月11日,穿过诺敏河、奎勒河和甘河,抵达小扬气(今
大兴安岭松岭区所在地),袭击了日寇伐木场。1941年12月中旬,三支队越过塔河和呼玛河进
入呼玛境内,先攻取日寇四道沟和余庆金矿。1941年12月下旬,日寇集中呼玛地区主要部队和
鄂伦春山林队,组成讨伐队迅速追击三支队,伤亡很大的三支队,被迫向岭南根据地转移。12
月29日,三支队被讨伐队包围在塔源附近库楚河边,突围中几乎全军覆没,只幸存12人向北面
的呼玛突围,经旺达河过江进入苏联休整。
革命英豪和志士浴血驱寇的足迹踏遍万里兴安,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兴安杜鹃,气壮山
河的抗日功绩世代传诵在千山万水。大兴安岭各族人民以高尚的民族感、爱国心、正义情,与
抗联英雄儿女共同写下了,大兴安岭地区抗日斗争的不朽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