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七、北魏遣李敞祭祖

七、北魏遣李敞祭祖



  中国权威史典的二十六史《魏书》,在“序记”记述了拓跋鲜卑族起源:“国有大鲜卑山,
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
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

  “大鲜卑山”、“都之北”、“大泽”等祖先居处和肇兴之地,曾为南进中原地区的鲜卑
后人所遗忘。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北魏王朝基业稳固,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发展到鼎
盛辉煌时期。 拓跋焘念及祖事,为使王业代代相传,于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派中书侍郎李
敞等臣仆远涉数千里,自北魏王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到被乌洛侯“国”找到的拓跋鲜卑
祖居室(今大兴安岭东南坡嘎仙洞),专程祭祖。李敞致祭后,在洞内右侧石壁刻记了祝词201
字:

  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 中书侍郎李敞傅免用骏足一元大武
  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 柔毛之牲敢昭告于
  皇天之神启辟之初祜我皇祖于彼土田 延荐于
  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 皇皇帝天
  光宅中原惟父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 皇皇后土以
  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克 皇祖先可寒配
  翦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 皇妣先可敦配
  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 尚飨
  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 东作帅使念凿
  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
  
  拓跋焘遣李敞祭祖之事,《魏书》中“礼志”作了详细记载:“魏先之居都也,凿石为祖
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
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祝曰:天子焘
谨遣敞等用骏足,一元大武敢昭告于皇天之灵。自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
聿来南迁。惟祖惟父,光宅中原。克翦凶丑,拓定四边。冲人纂业,德声弗彰。岂谓幽遐,稽
首来王。具知旧庙,弗毁弗亡。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
多祜。敢以丕功,配飨于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醴而还。
后所立桦木生长成林,其民益神奉之。咸谓魏国感灵祗之应也。石室南距代京可4000余里。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