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十四、索伦部地区木城

十四、索伦部地区木城



  史载,在元末明初,索伦部人在游猎和渔猎地区的沿江和山间盆地等处,借鉴汉民族民间
建筑通常特点,承袭辽金时代契丹先辈“金砖丹瓦”(今俄罗斯原索伦部旧墟,有辽金时代砖
瓦出土)传统,以粗劣的建筑技术,就地取材。利用内外兴安岭的林木资源为主要原料,“架
木为屋”。因明代索伦部人南进开源、铁岭等马市贡市后易货互市,以土特产换取有关能够长
途搬运的建筑材料。索伦人建筑的简陋木屋,有用纸糊的窗子。在人口稠密地带和头领居地,
利用地势建有城堡和山寨。头领所在的城寨与有集市的城寨,成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名
城名屯。较大的木城具有防御功能的设施,城堡环以高墙深壕,有的墙上筑有用以了望的塔楼,
有些城堡地下修有战时备用的洞室和地道。城外挖壕,城内有水井和地下通道。明代索伦部地
区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已建有数百座城堡和山寨,至明末黑龙江中上游沿岸有十余
座较大城堡和山寨。明军“统征黑龙江地方”时,索伦部地区各族人民南徙北迁,战火毁灭一
批城寨。明末清初,清军又三征“黑龙江索伦部”长达三年半,将一批索伦战俘迁往今辽宁省
锦州市濒海地区,战火和迁徙使索伦部地区又毁掉一批城寨。清初沙俄入侵,连续不断的战乱
造成城毁人徙,而后又因“骁勇善战”,屡屡被征调参战,加之繁重的税赋,迫使索伦部人游
猎野居,“居山不出”。索伦人没有文字,无法记载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由于后来史书和著
作中偏见的误导,使人们错误认为索伦部人当时的生活是“穴居”、“野居”、“结草为庐”
等。将其临时野外渔猎生产的棲身处,误为民居和城寨。

  至清初,黑龙江中上游沿江索伦部地区只有十座较大木城。自西迄东依次是雅克萨城、多
金城、乌库尔城、桂古达尔城、阿萨津城、铎陈城、呼玛尔城、奥列思莫尔登城、何斯尔城和
托古勒津城,其中在大兴安岭地区沿江两岸的有八座。

  在黑龙江右岸坤河(今黑河市境南公别拉河)河口(黑河市坤河达斡尔满族乡所在地),筑有
托古勒津城;于黑龙江左岸结雅河口(于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维笑伊勒平村附近),筑有
忽里平寨(后为中国古瑷珲城);于黑龙江右岸,今黑河市瑷珲区上马厂乡大卧牛河附近,筑有
众安城;于黑龙江左岸, 今黑河市瑷珲区上马厂乡法别拉村对岸(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
申斯克市伊格纳提耶夫卡村附近),筑有额苏里城;于黑龙江右岸, 今黑河市瑷珲区张地营子
乡霍尔沁村,筑有洞城;于黑龙江左岸,今黑河市瑷珲区张地营乡小北屯村对岸西北,筑有穆
鲁苏苏城(为古“穆鲁苏城”);于黑龙江左岸,今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三卡乡所在地附近对岸
(俄罗斯阿穆尔州斯沃博德内区布谢镇附近),筑有果布噶尔城;于黑龙江右岸,今大兴安岭地
区呼玛县金山乡老街基村,筑有呼玛尔城; 于黑龙江左岸,古乌尔密河(今俄罗斯境结雅河支
流欧弄河)附近(切尔尼亚耶沃镇与乌舒蒙镇之间,今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鸥浦乡怀柔站对岸东
面),筑有铎陈城; 于黑龙江左岸,铎陈城西北三十里左右,今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鸥浦乡正
棋村对岸东面(俄罗斯库兹涅措沃镇东北附近),筑有阿萨津城; 于黑龙江右岸,古乌库尔河
(今西尔根气河)旁,今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开库康乡双合站村附近,筑有乌库勒城;于黑龙江
右岸,古平库河(又称平果河、平古河,今盘古河)东岸,今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开库康乡马伦
村附近,筑有多金城(又称多锦城、铎金城);于黑龙江左岸,今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兴安乡东
南古城岛对岸(俄罗斯阿尔巴津城),筑有雅克萨城;在雅克萨城西南乌库尔城东北,黑龙江左
岸,筑有桂古达尔城;于黑龙江右岸木河(墨河)口,今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漠河乡漠河村,筑
有木河城;于今俄罗斯赤塔州涅尔琴斯克市,筑有尼布楚城;于黑龙江右岸,今大兴安岭地区
呼玛县三卡乡江湾村附近,筑有乌鲁木苏丹城;于今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江湾农场对岸,筑有
奥列思莫尔登城;奥列思莫尔登城东南,黑龙江左岸,筑有何斯尔城(今俄罗斯古兰附近);于
黑龙江右岸,今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金山乡察哈彦村,筑有查哈阳(察哈彦)城;于黑龙江右岸,
今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依西肯乡南,龙站河口龙站村附近,筑有鄂锡们(倭西门、卫西门、窝
西门)城。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