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黑龙江中上游卫所
十五、黑龙江中上游卫所
辽代以后,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各部族分化与融合中,没有明确族称,只有自称族名,为明
王朝所不知。明廷初称“北山野人”,后称“林中百姓”,明末始称“索伦部”,所居地名多
以姓氏而称。
明王朝统一贝加尔湖东,外兴安岭以南,大兴安岭以北,库页岛以西地区后,设军政一统
制的奴尔干都指挥使司及其下属的卫、所和“地面”。卫、所之名,概以地名、山名、河名冠
之。明王朝册封居住和游牧、游猎在奴尔干地区的女真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蒙古、
赫哲等民族,“哈赉达”“达如汉”、“札木苏”、“巴拉图”(均系各族领名称)为卫所世袭
明吏,管理奴尔干地区。是时,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游牧游猎于黑龙江中上游地区,赫
哲族和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和牡丹江地区。达斡尔族主要居住于,今俄罗斯境
的精奇里江(结雅河)以西赤塔以东地区;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主要活动在结雅河以东至库页岛
以西地区。明廷称两个地区为索伦部地区,位奴尔干都司西北部。
明廷在索伦部地区的今大兴安岭地区及周边,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在尼布楚河流域设
斡难河卫(治于尼布楚西南,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西南);明永乐四年(1406年),于今海拉尔河
设海拉尔千户所;于今根河设坚河卫;于今绰尔河设卜喇罕卫;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北
公主陵附近,设木塔里山卫;于墨尔根(今嫩江县)的甘河河口设木里吉卫(治于嫩江县);于今
讷漠尔河流域设纳木河卫;于瞻海河(今黑龙江省沾河)设兀的罕千户所; 于坤河(昆河,今瑷
珲县南,达斡尔族旧居地)设窝集坤河千户所;于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吉木柳依河设古里河卫;
于今俄罗斯布列亚河设牛满河卫;明永乐四年(1406年), 于结雅河西流托米河(托摩河、托姆
河、托漠河)设托米河卫;于结雅河西源马尔坎河设卜鲁丹河卫;于黑龙江南岸的乌库尔河
(今塔河县开库康乡双合站附近)设万山卫;明永乐五年(1407年),于今乌第河(兀的河,即牛
满江)设兀的河卫;1407年于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博罗穆丹河旁乌鲁苏穆丹屯设卜鲁丹河卫;
明永乐五年(1407年),于赤塔河流域设乞塔河卫;明朝永乐五年(1407年),在精奇里江东支流
额勒格河设鄂古河河。1449年,于今塔河县塔哈河设塔哈卫;1449年于黑龙江右岸支流额木尔
河西,今漠河县漠河乡漠河村设木河卫;于额木尔河口对岸偏西, 今俄罗斯涅威尔河(古乌里
苏河)设溪山卫;明弘治二年(1449年),于今逊河设忽鲁卫; 于今结雅河下游左侧支流脱木河
设脱木河卫;于今结雅河中游以西阿喇山设阿喇山卫;1449年于今结雅河上游设哈喇察卫;明
正统年间(1436至1449年)以后,在精奇里江上源设漠温河卫(门河卫);明嘉靖元年(1522年)于
今呼玛县韩家园镇倭勒根河设额克卫。
明王朝对设在黑龙江地区的卫、所和“地面”,实施羁縻性松散型管理,以纳贡和不反抗
为臣服标准,不时施以赏赐性救济。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