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驱逐沙俄金匪
三十六、驱逐沙俄金匪
清光绪九年(1883年)前后,大批沙俄金匪在俄官怂恿和庇护下,偷越黑龙江到对岸漠河地
区盗采黄金。清光绪十年(1884年),沙俄金匪于老沟金矿,“招工四千余名,造屋七百余间,
立窑五百余所,工商列居,俨同重镇,风声四播,遐迩悉闻”。沙俄金匪,纷至沓来,散布各
沟。以老沟金矿为中心,全盛时矿工约达15 000余人,其中有俄民9000人,其余为俄籍华民、
朝鲜、德国、法国、美国和犹太人,时称老沟为“百万街”。
清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始知沙俄越境盗采黄金。八月,黑龙江将军衙门令黑龙江副
都统,率兵到漠河入山调查,令沙俄金匪出山。警告俄官召回金匪,俄官拒绝撤回。经清政府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俄国公使多次交涉,沙俄阿穆尔总督科尔弗发布告示,禁止俄人过江采金,
禁止运送粮食和采金人入山,通知海兰泡俄官派员前往漠河劝阻俄人,派俄官任“办理金厂事
务委员”,将俄人“全行唤回”。俄方唤回部分金匪后,借口剩余俄人是“不服官管”的“无
业匪徒”,不再过问。沙俄暗中于依戈那什屯设立黄金收购机构,专收金匪盗采的黄金,助长
盗采活动。黑龙江将军文绪再令兴安城总管穆克德布,派官兵到漠河山中搜查,发现仍有4000
余名金匪在盗采。将军文绪与海兰泡俄官进行多次交涉,俄方“一味狡展,任意延抗”。清政
府决定整顿军备,开通栈道,以武力驱逐。 在漠河河口上至额尔古纳河,沿江增设5处卡伦,
并在兴安城和黑龙江城练军中,派卡官1名,兵丁10人,分往巡查,传递文报;又将玩忽职守、
虚应故事的巡江协佐各官裁撤,设立统巡协领,四季梭巡;文绪命副都统成庆前往漠河监察俄
人撤回情况,通知呼伦贝尔总管固伯里带练军200人,前往漠河增援,令熟悉交涉的黑龙江城
协领桂廉前往漠河协助,并设转运局随时作军备接济。八月六日,驱逐俄人4000余名,对未离
去的俄人乃令其出山。俄人“虽口允出山,尚有逗留之势”。事后查明,漠河山中仍有俄人
1300余人。此次驱逐不彻底,致使金匪复聚,继续盗采不止。
八月下旬,中方要求沙俄阿穆尔总督科尔弗将沙俄金匪唤回,科尔弗答复“闻得散俄人,
不服官管,事关中国境界,碍难经理。总由贵国任使驱逐,方属合适”。八月二十八日,协领
寿庆率领所调各卡官兵进至漠河河口,与先期到达的双福、常云所率清兵会合。由双福统一指
挥,首先切断金匪进出粮道,然后分路清逐。沙俄金匪闻清军来逐,于九月一日黎明纷纷由阿
马扎尔山道逃回俄境。清军将房屋700余间,地窑500余所全部焚毁。 九月十五日至二十四日,
固伯里与桂廉带清兵80人再次进山查看,发现金厂又聚沙俄金匪千余名,修复木房百余间。协
领桂廉向沙俄站官阿达满(意站长或屯长“理论”,阿达满称其不听管理。 清军分兵看守,调
兵进剿。不久又有4名俄商带800名沙俄金匪“张帜持械”,由依克那申和讷钦哈达两路窜入金
厂,“列队放枪”向清军示威。清军分兵3路俘获343人,缴枪16杆,押解出山,交由沙俄站官,
至此沙俄金匪彻底被逐。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