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四十四、秋林公司分号

四十四、秋林公司分号



  鸦片战争以后,德国、日本、沙俄等帝国主义列强,为拓展国际市场,大量积累资本,疯
狂发展殖民地,掠夺生产资料,敛取异国资本,以枪杆子实施经济侵略进而瓜分领土。日本帝
国主义与沙俄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争夺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势力范围,相继开始商战。俄国
商人借助黑龙江和松花江航运、海参崴与辽东湾间海运及中东铁路运输条件,纷纷进入中国东
北地区边境或内陆经商办企业。不断选择重要城市建立分公司与子公司,扩大与延伸商品销售
和当地土特产品收购网络。清同治元年(1862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规定“两国边境贸易
在百里内均不纳税”,使中俄边贸异常兴旺繁荣。

  俄国伊·雅秋林公司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哈尔滨香坊设分公司。光绪三十年(1904
年),在哈尔滨南岗建营业大楼(今秋林公司址)。该公司在远东地区占有相当地位,资金雄厚,
声价高,信誉广,既是一个大型百货批零兼营的商店,又是一个大型进出口商。经营范围很广,
除一般百货商品外,还经营五金、钢材、机械设备、各种汽车、各种农机具的进出口业务。还
附设茶厂、烟厂、酒厂、机械厂、食品加工厂等。自办工厂的一些产品,质量颇优,销路很广。
秋林公司的分支机构众多,遍及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在黑龙江地区除哈尔滨外,在齐齐哈
尔、黑河、漠河、呼玛、金山镇设有分支公司。在牡丹江、佳木斯、安达、北巡、绥化、呼兰、
富锦、依兰、双城、海伦、阿城、海林、穆棱等40个市县设有代理店。

  民国中期时,欧洲盛行的裘皮服装之风仍在风靡和畅销。哈尔滨秋林公司为廉价收购“上
江三县”地区珍贵皮张和鄂伦春族猎业产品,借助北黑铁路与黑龙江航运条件,利用鄂伦春族
猎民与江北俄罗斯商人原有边贸与易货贸易的基础,抓住猎民对猎业和游猎生活物资、工具和
生活用品需求之机,于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伪康德四年),在黑龙江南岸的漠河、鸥浦、呼
玛等地设立秋林公司分号。各秋林公司分号,采取守门待客坐店收购,或约定日期指定地点派
人进山接货两种方式,收购“上江三县”地区的皮张与土特产品。收购皮张有貂皮、水獭皮、
猞猁皮、灰鼠皮、犴皮、鹿皮等;药材有鹿茸、鹿鞭、鹿胎、熊胆、麝香等;山产水产品有鹿
尾、鹿筋、飞龙、熊掌、狍肉、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各种鱼类,均以廉价收购。秋林
公司卖给鄂族枪支、弹药、香烟、白酒以及生活用品,价格十分昂贵,低价收购高价出售,巧
取豪夺,盘剥鄂伦春族人。各秋林公司分号收购皮张与猎业产品的经济活动,使大兴安岭地区
清代以来,被贡赋所严重破坏的珍贵野生动物资源濒临灭绝,以猎业为主的鄂伦春族人生活日
益艰难。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伪康德十年),日寇将秋林公司各分号全部接管。日寇在经济上采
取严格控制的手段,垄断商业,控制市场。伪满洲国初期,日寇在呼玛、鸥浦、漠河企图用日
货抵制中国货,实行商品垄断,牟取暴利,积累资金,用于太平洋战争和侵华战争。日寇为了
加强垄断,搜刮更多的财富用于侵略战争,于1938年(民国二十六年,伪康德五年)成立“小卖
联盟”,凡是日常生活必需物品都实行配给,使商品奇缺,连“更生”布都实行配给,不许随
便买卖。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