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五十四、爱国军抗日暴动

五十四、爱国军抗日暴动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伪满洲国元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呼玛县、鸥浦县、漠河县,对“
上江三县”地区人民实施野蛮残酷统治。 “上江三县”广大工人、农民、少数民族纷纷起来,
反抗日寇和伪满洲国的残酷统治。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伪康德四年)秋,漠河金矿地区暴发
了乔树桐、边明兰领导的金矿工人抗日武装暴动,沉重打击日寇及其反动势力。

  乔树桐是黑龙江源头地区八道卡至西口子金矿邮差,抗日救国之心由来已久,以邮递做掩
护,与邮路沿途矿工和贫苦群众秘密联系,暗藏一支手枪。马登云是采金工人,曾当过土匪,
有仇日报满思想。边明兰原是国民党抗日军队的排长,部队与日军作战被打散后,到西口子金
矿当工人,是抗日救国的勇士,也藏有手枪。三人经过长期了解、结交和联络,秘密组织抗日
的爱国军支队,发展了骨干人员。推举马登云为队长,乔树桐和边明兰为副队长。 1937年9月
18日,三人选择日本人克扣矿工口粮引起工人极大不满之机,于内蒙古的乌码金矿举行抗日武
装暴动。边明兰、张志成等攻打乌码金矿局得胜后,率爱国军支队向八道卡金矿进攻,以事先
隐蔽在八道卡金矿的乔树桐等爱国军支队人员为内应,攻克了八道卡金矿局。会合后的暴动队
伍向西口子进攻,途中攻下中心沟金矿。 9月19日攻下了西口子,缴获日本人采金株式会社和
警察署二十多支枪,打死五个日本人,生俘二人,将民愤极大的伪警察李明久处决。

  爱国军支队占领西口子后,队伍扩大到八十多人。爱国军支队暴动后一路边打边宣传抗日
主张,发动群众抗日救国,纪律严明,深受群众拥护。队长马登云暴动动机不纯,无视爱国军
纪律,暴露了土匪恶习。见财起意,主张不分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财物一律收缴,把缴获的全
部黄金和财物按职位高低分光,解散爱国军,各奔他乡,与武装暴动的真正组织者发生政治分
歧,严重威胁爱国军支队的命运。经乔树桐等支队领导人多次耐心劝阻、说服、教育和挽救无
效,支队核心领导研究处死马登云,保全了这支抗日救国革命力量。乔树桐被推举为爱国军支
队长,领导全队向漠河方向发展,准备乘“永利号”轮船攻打漠河。“永利号”得知爱国军支
队需要船只攻打漠河,向漠河警察队做了密报。日寇立刻派出一百多名讨伐队,乘“永利号”
船前往西口子围剿爱国军,爱国军支队寡不敌众,缺乏战斗经验,战斗失利,退到距西口子四
十余里的“木尺杆”,全队七十多人投向苏联。爱国军支队武装抗日暴动,是大兴安岭抗日史
上鲜为人知的壮举。爱国军支队武装暴动的准备、实施、基干组织基础、处理马登云分歧等事
件证明,乔树桐和边明兰可能是因暴动失败转移苏联而去向不明的中共地下党员或抗日爱国组
织骨干人员。爱国军支队历史失载,乔树桐、边明兰身世难明,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史和党
史的一件憾事。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