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七十三、第二次开发建设

七十三、第二次开发建设



  1958年7月,黑龙江省掀起“林业大跃进”,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决定依靠本省力量开发原
呼玛县境的大兴安岭东部北坡林区。调动全省林业机关和企业力量,采取老局包建新局的方法,
新建呼南、敖尔青、塔河口、塔汗河、干部河、富拉根、乌鲁克、曼拉开、大乌苏、西里尼、
塔源11个林业局,以此促进嫩林铁路的修建。以省委林业部和省林业厅为主体,在哈尔滨组建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建设委员会,在开发区中心大固其固(现塔河镇永安)成立大兴安岭建局筹备
处(简称“大建”筹备处)及其党总支。9月,从全省各林业企业抽调的800多名干部职工,由佳
木斯乘船逆黑龙江而上,在呼玛县鸥浦乡三合站下船,经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跋涉进入各自建
局地点,组建11个建局筹备处,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由于施业区划分不合理,生产生活物资供
应不上,10月开始对部分建局筹备处进行调整合并,曼拉开和塔汗河建局筹备处撤销。

  1959年1月,按中央“大办人民公社,实行政社政企合一体制”的决定, 省委撤销“大建
委”,由呼玛县统一领导9个新建局筹备处和原黑河林管局领导的呼玛、开库康、额木尔、漠
河4个沿江林业局。8月,黑河地委根据省委批复,在原“大建”筹备处基础上,建立黑河林业
管理局驻大固其固办事处及党委,领导建局工作,4个沿江林业局仍由黑河林管局领导。1959
年9月,按照省委“思想大解放、生产大跃进、事业大发展”号召,黑河地委决定恢复原9个建
局筹备处并改为林业局,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的高潮。“跃进”了再“跃进”,把摊子铺大,又
调整建设规划,新增建6个林业局。 为加快开发建设速度,省委又调入大批干部,招收大批工
人,开发建设队伍猛增至35 000余人。 1960年5月,为适应大开发建设需要,省委撤销黑河林
管局驻固其固办事处,在塔河口建立呼玛林业管理局及其党委,直接领导整个北坡林区开发建
设。呼玛林管局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受省、地双重领导,党委由黑河地委直接领导。为提供林
区社会保障与服务,在塔河口建立了镇级人民政府。到1960年底,建起了塔河、额木尔、开库
康、呼南、西尔根(原敖尔青)、跃进(原塔河口)、干部河、富拉根、乌鲁克、大乌苏、西里尼、
塔源等12个林业局,64个林场、110多个居民点,建起简易和砖瓦房舍24万多平方米,修建了
“嫩漠”和“三塔”两条公路733公里。 塔河镇成为北坡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
粮、邮、服等林区社会基本形成。

  1961年9月,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调整和嫩林铁路推迟修建, 加之老局无力承担包建任
务,省委将开发方针调整为“坚守阵地、待机开发、以农养林、发展生产、多种经营、财粮自
给”。大幅度调整开发布局,合局并点,精简人员。 调整后收缩成翠岗(原乌鲁克)、塔峰(原
跃进)、富饶(原呼南)、漠河、开库康5个林业局,职工由2万人减到1万人。 1962年3月,省委
根据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决定开发建设下马撤转。 撤销呼玛林管局和4个林业局,
保留富饶林业局,移交黑河林管局,承担北坡林区护林护产护路任务,坚守阵地,待机开发。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