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天保工程”
九十三、“天保工程”
1998年,长江和嫩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重点江湖流域和水源
区天然林实施整治和保护。同年,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于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集团公司)先
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2001年11月正式启动。在大兴安岭东北坡林区9252万亩天然林中
划定生态保护区8632.5万亩,占林业用地74.9%,其中禁伐区面积4943.1万亩,占林业用地
43%;商品林经营面积2885.4万亩,占林业用地25.1%。
1998年开始调减木材产量,促进森林后备资源休养生息和森林生态环境改善。木材生产调
减后,富余职工分别进行转岗、下岗和一次性安置。国家计划投入保护工程费734 036万元,
用于森林管护事业、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政社性补助、职工一次性安置、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
障等支出。
工程实施后,以积极开发林下资源,充分利用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综合增值为
原则,确定若干转产项目,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转产项目计划投资46 271.4万元,其中,国
家投入资本14 690万元,集团公司配套31 581.4万元。 工期确定为11年。 2000~2003年为
第一期,2004~2010年为第二期。
自1998年始至2000年,工程进展顺利。木材产量按计划调减,1998年由1997年的350.4万
立方米减至332.7万立方米,减少17.7万立方米;1999年减至295.3万立方米,比1997年减少
55.1万立方米;2000年减至238.4万立方米,较1997年减112万立方米。1998至2000年,三年
完成公益林建设93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4.6万亩;中幼林抚育438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177.8万亩;封山育林275.6万亩;完成种苗良种基地建设6693公顷和12个苗圃改、扩建工程等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营林四级路147.8公里和便道34.7公里。 2000年10月上述工程自检合
格率95%以上。
至2000年底,全区“天保工程”富余职工66 320人中有33 172人得到妥善安置,占富余人
员总数50%,其中,向森林管护分流16 247人,向转产项目分流1264人,向农业开发分流4500
人,企业内部转岗分流8017人,劳务输出1078人,自谋职业2066人,进入再就业中心20 409人,
尚未安置人员拟在近两年内,按国家政策采取一次性安置。
2000年以前的转产项目初见成效。恒友家具集团有限公司扩建项目,2000年11月竣工投产;
恒友家具集团呼中分公司改、扩建项目投资工程收尾;丽雪精淀粉公司改、扩建项目2000年10
月进入试生产;呼玛分厂建设项目2000年12月工程进入尾声;马铃薯基地扩建项目投资在古里、
达金两地建原种基地4000公顷;北药开发项目已在加格达奇境内种植中药材、养鹿、加工生药
材;新兴木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2001年竣工投产;盘古木材加工厂扩建项目完成;西林吉木业
有限公司扩建实木门窗项目2001年生产。转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创工业总值11亿元,大马力拉
动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