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九十四、城镇改造

九十四、城镇改造



  1964年,林区开发建设后城镇建设长期受“先生产,后生活”,“山、散、隐;中、小、
短”和“干打垒精神”等方针影响,形成大量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的历史欠帐。至1980年,
林区职工住房欠帐达91万平方米,有74.2万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
委、行署、林管局借改革东风,逐年加大投资力度,改造危房危楼、棚户区和旧城区,完善供
热、给水、排水和城区路等基础设施,弥补这些历史欠帐。

  地委、行署、林管局于1998年,结合“净、美、倡”活动和小城镇建设,实施“城市改造”。
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改善中心城镇面貌,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力和
凝聚力,提高城镇的载体功能。各地各单位把城市改造与“净、美、倡”活动有机结合,掀起
连续三年城市改造建设热潮。2001年,全区将城镇改造工作纳入“社会事业总体战”,不断加
大改造力度进行攻坚。三年城市改造取得“成本低、速度快、质量高、效果佳,富有特色,城
乡焕然一新”的显著效果,实现“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三年城市改造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6
亿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商品房52.7万平方米,人均居住 面积达到8.07平方米;建设15个
文化休闲广场。完成加格达奇、呼玛、漠河、塔河等地城市道路、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热
管网、电力电讯、广场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如格达奇区新世纪广场、火车站及站前广场、
人民路整体改造、东西北三个出口路、步行街建设工程、朝阳路、东五街改造,部分环山路工
程建设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过国投、招商引资、融资等方式建成林田大厦、丽雪大厦、中央商
城、嫩源商城;呼玛县完成江边广场、县内改造工程;漠河县完成中心广场及小广场建设、道
路改造及宾馆装修工程;加格达奇净水厂工程、前进路综合管网工程、西一道街下水工程竣工;
图强林业局完成“兴安一条街”改造工程。各地各单位将城镇绿化美化工作作为城市改造一项
重要内容,种草种树,使城市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突出了地域特征,体现了现
代意识、文化品味和艺术含量。

  “城市改造”增强了各级领导的城市规划设计法制观念和意识,改变了林区城镇长期以来
缺乏规划意识,规划滞后,规划编制量少质低执行差,致使城市建设盲目、紊乱、随意的局面。
地委和行署领导多次强调城市建设要合理规划科学建设,并在资金和技术力量上给予扶持。到
2000年,加格达奇区、塔河县、漠河县、呼玛县已完成城市总体规划、重新编制和修编工作。
小区建设按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使小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区划科学。

  改造后的林区城镇焕然一新,提高了基础设施总体建设水平,提供了林区城镇向城市定位
物质保障,突出了地域特征,体现了现代意识、文化品味和艺术含量,增强了中心城镇的形象
和综合辐射力,改善了投资及经济发展环境。2001年后,全区持续进行依据科学规划,多渠道
多融资,实施以基础设施为主突出城镇特色的城市改造。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