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净、美、倡”活动
九十六、“净、美、倡”活动
2000年春,为优化大兴安岭地区招商引资环境,塑造大兴安岭文明形象,切实改善人民生
活条件,在全区广泛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各级领导结合工作分
工包片负责,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地各单位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逐级签订工作目标
责任状。地委组织了三次大规模检查,加大了推进力度。以城镇为重点,整治主要街道、背街
小巷、居民区、集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机关单位和居民住户,落实“门前三包”
责任制。各集贸市场建立“一个摊床一个桶,一个市场一个监督岗”制度。各地探索依法治城,
严格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全年全区共出动38.9万人次,清除垃圾18.6万吨,疏通和清挖排
水沟51.3万延长米,疏通巷道3.3万延长米,清理不规范牌匾3300余块,拆除违章建筑1800余
处,清理烧材、板皮3.2万多立方米,扩大绿地面积种植草坪9.8万平方米,城镇植绿化树24万
余株,种花草28万余株,摆放鲜花1.66万盆。全区各地多渠道累计投资1.59亿元,用于城市基
础设施改造和环境建设,落实“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改造总体目标。注重搞
好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秩序和文化氛围的软件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完善制度规范
人,用优美环境陶冶人,用丰富活动感染人,用“民心工程”凝聚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居民文
明公约和居民行为规范等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规范居民言行。开展“创
建文明机关,当好人民公仆”;“树行业新风,创一流业绩,做文明职工”;文明企业、文明
班组、文明职工、“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手拉手”;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
明教师、文明学生;乡村和林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一条街、“五
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开展“三观”、“三德”教育,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和感染职工。全区
涌现出“净美倡”活动先进集体4个,示范林场16个;示范街7条;先进个人62名。经过全区上
下的共同努力,城乡“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市容市貌达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
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实现了满城绿色满城花的“城镇形象”目标;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城乡文
明程度明显提高。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促进了经济的不断
发展,招商引资成效可观。全年吸引外地开发商60多家,引进资金2.1亿元。 旅游资源开发和
接待游人数量实现突破,接待国内旅游者3.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82万元, 旅游总收
入1267万元。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