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四大工程”
九十九、“四大工程”
大兴安岭地委认真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搞好二次创业”和“
兴企富民强区”总目标,2000年末确定在2001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中,重点实施“发展工程”、
“形象工程”、“先锋工程”、“民心工程”,以良好的“十五”计划开局,跨入二十一世纪。
地委于2001年初的“地委常委(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计划)会议”上,以具体措施和计划目标
进行实施“四大工程”的部署。会后,采取督办、检查、树立典型等办法推进“四大工程”。
各地和有关单位,分别以“四大工程”为重点,安排全年工作计划,细化“四大工程”内容和
目标。召开会议和制发文件启动“四大工程”,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四大工程”。在
实施过程中,领导与群众形成合力,争先创优,勇当排头,不甘落后,坚持“一本经念到底,
一件事抓出头”,取得“四大工程”胜利。
“发展工程”成效显著,使经济稳步增长。2001年,全区上下围绕发展主题大作文章,继
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5.6亿元,比上年增长7.5%;财政收入增长7.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非国有经济出现强劲增长势头,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实现 11
亿元,比上年增长22.2%;职工自营经济产值实现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企业管理水
平进一步提高,全区经济效益指数达12.7%,位居全省第二。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到位金额
2.37亿元。
“形象工程”重塑兴安丰采,全区人民精神振奋,面貌一新,以德治区显见收效。“解、
更、促”活动和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深入进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公民素
质进一步提高。城镇建设改造“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基本实现。三年来,全区基
本建设、总投资29.7亿元(其中城市建设投资11.6亿元),是前10年投资的总和,平均每年拉动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个百分点;经济适用住房和商品房建设投资4.6亿元,建成52.7万平方米,
是前10年总数的2倍;建设文化休闲广场15个,建城镇出口路总计80.9公里。“净、美、倡”
活动深入开展,城镇、林场、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
化等群众性活动轰轰烈烈地在全区开展起来。大兴安岭“绿色、诚信、开放、繁荣、文明”的
新形象初步树立。
“先锋工程”使党建成效显著,发挥了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在全区经济与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县区直属部门和乡镇林场、村屯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思想学习
教育活动,在全区13家大中型企业中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进一步提
高。积极探索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面对新形势,科学调整和设置党的组织,扩大党
组织的覆盖面,规范化的基层组织已占总数的55%。继续深化“树、比、促”活动,大力开展
党员责任区、示范户、先锋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四化”要求,调
整充实县处级班子112个。 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开展“双评”工作,积极创建优
良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
“民心工程”使群众安居乐业。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实践“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着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保证职工工资正常发放,补
发历史拖欠工资近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505元,同比增长8.8%,农民人均纯
收入实现2780元,同比增长5%。安置下岗分流人员28 700人,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4995
万元。一次性安置人员17 668名,发放安置费36 760万元。逐步建立健全劳动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社会最低收入保障不断扩大范围。深入开展“严
打”整治斗争,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人
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