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一〇〇、“四大战役”

一〇〇、“四大战役”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和林业管理局(林业集团公司),在2001年全区经济工作中,以改革为中
心,以发展为主线,将重点工作组织成“企业改革攻坚战”、“结构调整升级战”、“森林资
源保卫战”和“社会事业总体战”四大战役,于年初的“地委常委(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会议”
进行全面部署,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推进,并带领全区人民同心协力地打响“十五”计划开局,
以显著的成效迈进二十一世纪。

  “企业改革攻坚战”,使体制和机制创新。占全区主导地位的森工企业,打破传统的经营
管理模式,积极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撤并场所14个,将生产设备有偿转让给职工,组建各类生
产专业户3643个,普遍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全年节约各项费用支出3032万元。每立方米木材平
均售价提高31.52元,增加销售收入8099万元。 在企业管理上注重革新挖潜练内功,以改制为
核心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又取得新的进展,转制企业盘活资产1.49亿元,实现利税1730万元。
基本完成地县两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任务和乡镇区划调整工作,行署机构及编制精简幅度分别
达到21%和20%;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306项减少到815项;撤并11个乡镇,12个行政村。

  “结构调整升级战”中,注重发挥多种资源优势,取得经济结构调整突破性进展。木材精
深加工推动林产工业提档升级,投入1995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林产工业完成
产值6.3亿元,增长15.8%,其中精深加工占43%,拉动林产工业增长15.8个百分点。 非木产
业的不断壮大打破单一的林业经济格局,非木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8.4%, 同比提高
0.6个百分点。农业通过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实现产值942亿元,增长10%。 绿色食品规
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达52.44万亩,增长21%; 实现销售收入2.89亿元,增长58.4%;旅游
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年接待游客6.8万人次,增长1.2倍;实现收入2775万元,增长
1.1倍。非国有经济为林区发展注入了活力,非国有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0.8%,同比提高3.2
个百分点。

  “森林资源保卫战”中,认真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培育和保护。
完成更新造林3.85万公顷,当年成活率达到91.1%,天然幼中林抚育6.1万公顷,合格率为
89%。加强资源消耗的总量控制,全年木材生产没有突破计划指标。森林总蓄积由上年的5.20
亿立方米增长到5.25亿立方米,净增长450万立方米。 家庭管护承包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落实家庭承包户1465户,建管护外站336座, 管护人员总数由上年的1.5万人增加到2.2万人,
管护面积达736.8万公顷。严厉打击木材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资源保卫战,
通过集中整顿与专项治理,查处各类资源林政案件262起,挽回经济损失 282.7万元。 森林防
火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 率先在全国实行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森林防火,把第一把火100%破案
率作为硬性指标,有效地控制了人为火灾的发生。

  “社会事业总体战”,全面推进社会事业进步。在养老保险实现地级统筹的基础上,医疗、
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部实现县级统筹。养老保险的收缴和发放、医疗保险的征缴和扩面工
作走在全省前列。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筹措资金’3.5亿元,一次性安置17 168
人。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补发陈欠工资9547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较上年提高360元。  

加大城市建设改造力度,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25亿元,占GDP总量的9.6%,拉动经济
增长0.7个百分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基础工程多已竣工交付使用。 投资3700万元在小
城镇建设中实施“美化、香化、亮化”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新世纪广场被省政府评为十佳
广场。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修改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签约
189项,其中履约121项,实际引进资金2.37亿元,增长9.2%。对俄采伐有了实质性进展。与
俄方签订合作协议12项,签约总量100万立方米。被国务院和省政府列为重点督办项目。 多数
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有的已开始组织生产。新增城镇经济适用住房面积18.68万平方米,人
均住房面积提高到8.07平方米。16个乡镇(场)、村屯试点单位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并交
付使用,7个林业局自来水改造工程开始启动。投入资金3349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80%的
中小学进入合格学校行列。与此同时,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
取得新的成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成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刘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