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林产工业

林产工业


  
清代咸丰年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鄂伦春人就用自制的桦树皮船、桶和大轱辘车等
至“楚勒罕”和“甘珠尔庙会”上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至清末,出现雇用木工工匠加工木制
家具的手工作坊。至东北沦陷期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更多木材,在呼玛、鸥浦、漠河等地使
用动力圆锯制材,将成品从黑龙江上运出。林产工业真正成为一项产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特
别是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的艰难曲折过程中,从小至大逐步发展起来。

  1956年,呼玛县(1970年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铁木器具社成立,标志着大兴安岭地区有
了林木产品加工企业。 1960年呼玛县手工业管理局利用集体经济积累1万元建起木尺厂,年产
木折尺9万把、水平尺1500支。在此同时,黑龙江省投资6万元,扩建呼玛家具厂,生产加工电
力安装木线槽、木台等,年创工业产值11万元。在这同一期间,当时的黑河林管局为落实刘少
奇主席关于林产工业要化学化的指示,在呼玛、开库康、额木尔、漠河、塔河、十八站等地用
土法上马,建起小型林产化工厂10多家。生产出松根油、松节油、松针油、芬香油10多万公斤,
还试制成功以松树皮作原料的烤胶,这是大兴安岭林区林产工业的良好开端。1962年,随着国
民经济形势的变化,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刚刚起步的林产化工厂点只能下马停办。

  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按照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林产工
业是开发建设完善的森工企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全面开发建设有序进行的初期,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各项工作带来极大干扰,林产工业的建设在头10年内,既没有
专门的管理机构,更没有建成一座像样的工厂。在各森工企业内,只有以圆锯为主要设备的小
型锯材生产点,制材产品全部供应企业内部使用。呼玛县、加格达奇区所属的一些属于林产工
业序列内的小厂年产值也极为有限。至1972年,林产工业产值仅有锯材4100立方米,家具3000
件。

  1973年,在大兴安岭林管局木材生产局林产工业组的基础上组建独立的林产工业局,各林
业局机构中也先后有了独立的林产工业科。国家投资先后建起加格达奇木材加工厂和新林林业
局翠岗木材综合加工厂,承担国家锯材加工任务。在争取国投资金的同时,各林业局也相继自
筹资金兴建一批木材加工企业。产品除供当地使用外,还外销一部分。林产工业产值在全区工
业总产值内的比重也开始逐年上升,1975年锯材产量开始上万立方米(14 000立方米),家具产
量仍在2400件上徘徊。1979年锯材产量14 700立方米,家具产量增至17 000件。1980年以后,
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给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产工业带来发展机遇。1980年,林产工业局改组成林
产工业公司,以一户企业对林管局进行承包结算,对各林业局的林产工业,实行财务、计划、
生产、销售、基建等产运销一条龙统一管理。在这基础上,经济上对林产工业实行扶持,走自
我积累“滚雪球”式的自我发展的道路;打破全民所有制的单一格局,坚持“全民、集体”两
个轮子一起转,各区局自筹资金建设一批锯材、人造板、木制品等加工企业;引进外商、外资
联合建厂。如1984年,新林林业局引进日本设备,和日方合资建起全区第一家卫生筷子厂即兴
国卫生筷子厂,产品全部出口日本;进一步调整林产工业自身的产品结构,提高木材综合利用
率,先后改建、扩建一批纤维板厂、刨花板厂、胶合板厂。截止1990年末,林产工业固定资产
投资已达15 37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93.8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3 380.2万元。建成林产工
业厂点59处,拥有各种设备2549混合台套,职工由1979年的1128人增加至20 703人,形成年生
产能力分别为:锯材53万立方米、纤维板1万立方米、胶合板1.3万立方米、卫生筷子34万箱、
刨花板1万立方米、纸4.5万吨。产品共有7大类10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市和日本、韩
国及东南亚等地。产品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呼中龙朋筷子厂的卫生筷子创部优产品,新林翠岗
木材综合加工厂的硬质纤维板、兴国卫生筷子厂的卫生筷子、塔河盘古加工厂的锯材创省优产
品。1990年锯材材质合格率达到98.1%,规格合格率达85.8%;胶合板合格率达96%,一、二
等品率达52%;纤维板合格率达97.2%,一、二等品率达85%,卫生筷子合格率达95.3%;纸
合格率达100%。1990年生产总值14 637万元,创利润2077.62万元。

  1990年至2000年,林产工业抓住林木本身及其剩余物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国家产业
政策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改变“原”字号和半成品为主的产品格局,提高产成品的
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比重。以质量和市场要求为前提,稳定发展人造板行业。大力发展落
叶松系列产品,落叶松集装箱底板通过法国B.V组织的国际认证。 林产化学工业深入发展,活
性炭、木糖醇等林化产品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发展实木家具为主进一步发展木材综合利
用,新组建了恒友等家具生产企业。1998年,在组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过程中,林产工业
管理机构和多种经营管理机构合并为产业发展部,改变原来互相之间的一些重复交叉职能,从
总体上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林产工业的力度。2001年,生产纤维板6462立方米,胶合板1515立方
米,刨花板12 006立方米,细木工板24 253立方米,层积板3386立方米,集装箱底板4773立方
米,锯材107 287立方米,地板块1397立方米,卫生筷子19 400万打,木制家具146 266件,集
成材3402立方米,机制炭1890吨。实现林产工业总产值62 733.6万元,实现利润6294.2万元,
实现税金1957.3万元。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给林产工业的发展带来极好机遇。“十五”期间,大兴
安岭的林产工业将进一步调整布局,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新品种、真正成为林
区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

   (薛正民 康文学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