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园镇
韩家园镇
韩家园镇位于呼玛县的西部,距县城76公里,东部、东北部与兴华乡、白银纳鄂伦春民族
乡接壤,南部与北疆、呼玛镇相连,东部与金山乡、呼玛镇为邻,西部与新林、松岭区交界,
面积5 039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450米以上,以山地为主,西部最高峰平顶岭海
拔718.6米。 主要河流呼玛河及其支流倭勒根河等纵横全境。境内绝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有大
片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野生毛尖蘑远近闻名,黄金储量尤为丰富。
韩家园镇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6 512人。辖区内有韩家园林业局、韩家园金矿、韩家园火车站、
兴隆金矿 4家中直企业及13家驻镇单位。韩家园因清末一韩姓人在此种菜园得名。1950年属第
三区政府管辖,1956年撤区成立闹达罕乡,1958年与兴隆公社合并,1960年 5月划归兴华公社,
1970年与兴华公社分开成立东方红公社,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改名为韩家园公社。1984年政社
分开建韩家园乡政府,1989年经省政府批准,改为韩家园镇。2001年,韩家园镇与兴隆镇合并,
组成新的韩家园镇,镇政府所在地为韩家园村。韩家园虽因种菜而得名,但因气候寒冷,农业
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较为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劳的韩家园人经过十余年的不
懈努力,农业生产状况大为好转,种植业平均单产由1981年的31公斤上升到1996年的60公斤,
人均收入由1981年仅77元,锐增到1996年的 1 753元。个体工商业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
以黄金开采、林木采伐加工等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一直占居半壁江山。
近年来,随着矿产、林木资源危机的出现,资源优势日渐衰落。从1996年起,镇政府调整
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在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多种经营上找出路,棚室蔬菜面积从1996年的2000
平方米,发展到2000年的20 000平方米,农业总收入由1 500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2 200万元。
畜牧业产值由1998年的50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11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1 753元,
上升到2000年的 2 656元。配套服务机构——邮电、交通、电信等部门先后在韩家园镇上马,
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镇内设有中心学校、村级小学3所,有中小学生882人,教职工60人。
跨入新世纪,韩家园镇政府制定出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质量效益型农
业为主导,突出食用菌培植,突出特色养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
济年增长率达到5~8%,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多业并举,走林农复合经营之路。脚踏
实地,开拓创新,让昔日的菜园结出市场经济的硕果。
(张景春 安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