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兴华乡

兴华乡



  呼玛县兴华乡位于呼玛尔河上游东岸,呼玛县北75公里处。西部隔呼玛河40里是韩家园金
矿和韩家园镇,北部与白银纳鄂族乡相邻,东部是金山乡。面积 761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
平均海拔 548.6米,主要河流有呼玛尔河,数十个泡沼星罗密布。地处中高纬度,属寒温带大
陆性气候。乡辖7个自然行政村,总人口2 068人。呼塔公路纵贯全境。全乡以农业为主,盛产
土豆和小麦。兴华原名兴亚屯,又名河口。1943年(民国三十四年)伪满洲国从宁安、东宁两县
迁民至此建兴亚屯(大东亚共荣之意),因有呼玛河渡口又名河口。1947年改名兴华 (振兴中华
之意)。1956年成立兴华乡,1958年成立兴华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兴华乡。 兴华乡是革命老
区,是抗联三支队战斗过的地方。多年来,英雄的兴华乡人民艰苦创业,描绘了一幅幅建设边
疆的绚丽画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乡深化改革,乡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83年,
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乡铺开,但由于受“高寒禁区搞农业没有出路”的错误观念和粮食价格的
影响,作为传统的农业乡,农业逐渐降为次要地位。与此同时,随着林业和黄金政策的松动,
林业经营和黄金生产逐渐成为乡域经济的主体,乡卫生筷子厂、单板厂和采金企业先后上马,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林业和黄金生产见效快,效益高,乡域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实
力增强。1993年,黄金产值突破百万元大关。随着森林和黄金的过量开采,发展渐弱,建立在
以消耗资源为主的急功近利基础上的乡域经济陷入困境。兴华乡及时对经济发展思路作出重大
调整,把农业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变农民科学种田仅限于籽种调剂的落后状态,通过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兴农,使全乡耕地面积、粮食单产、总产和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农业除以
大豆和小麦为主外,扩大马铃薯、芸豆和西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耕地面积达到 1.9万多
亩。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和承包制,在稳固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建立面粉加工厂、榨油厂
和淀粉加工厂等小型乡镇企业,实现粮食过腹增值的目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全
乡实现工农业产总产值130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51万元,农业总产值453万元,农村人均收
入2226元,乡镇企业年产值709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47家,实现产值161万元,利润20万
元,税金14万元。随着全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创建文明乡、文明
村、文明户活动蓬勃开展,全乡人民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2000年 8月,“自来水工程”启动,
并完成改水一期工程。有线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以上。程控电话400多门,
移动通讯塔高耸入云。全乡有小学6所,入学率100%,通过“普九”验收。医疗卫生、计划免
疫和妇幼保健得到全面加强。乡卫生院拥有x光机、 CT诊疗设备,基本满足全乡人民求医治病
的需要。跨入工十一世纪,兴华乡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以增收为目的,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确定了“以丽雪精淀粉公司为龙头,以马铃薯为主,以大豆小麦为辅,以袋装木耳
和中草药为特色,以发展“笨”字号畜牧业为重点”的经济新格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
良好的精神状态踏上新世纪的征程。

   (张景春 安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