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碧洲镇(林场)

碧洲镇(林场)


  
碧洲镇(林场)是政企合一单位,位于新林区北部,镇址地理坐标为东经 124°36′,北
纬51°56′。东、北部与翠岗林场接壤,南与大乌苏林场相邻,西靠呼中区,海拔 429~1045
米。总面积91 15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89 249公顷,非林地1 904公顷,森林覆盖率82.11%。
森林蓄积量781.3万立方米,可采资源366万立方米,林下植被有144科1 200种左右,野生动物
资源十分丰富。施业区内有河流9条,高山2座,嫩林铁路和加漠公路穿过境内,境内有运材公
路222.4公里,其中干线27公里,支线104.74公里,岔线73.66 公里,简易公路17公里。

1958年被黑龙江省建局筹备处命名为碧洲,1965年设置碧洲乡,1968年改为碧洲人民公社,
1986年成立乡人民政府,1987年改为碧洲镇人民政府至今。全镇有人口3896人,1435户,民族
除汉族外,还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林场现有中小学校一所,
1990年已跨入“地级合格学校”先进行列。镇内卫生院是大兴安岭地区最早开发北药的单位之
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试制成功映山红止咳糖浆。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九五”期间,
林场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成效显著,成功地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机关管理人员
由155人精简至43人,精简72%,股室由原来的16个精简为9个,基层单位管理人员由160 人减
至77人。采运设备实行委托租赁经营,机械设备检修由服务型转向经营型,对红豆健身茶厂实
行租赁经营,盘活资金46.8万元。出售宏笠、正天沅两个木制品厂所占用的厂房,转制为私营
企业,年生产能力达250吨,年创产值195万元,安置就业人员225 人。积极扶持引导职工群众
发展自营经济,以食用菌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现有食品签、卫生筷子、小材小
料、工具把等木材精深加工产品;有红豆健身茶、黄芪、木耳、蘑菇等绿色食品;2000年由林
业铁人张美钧负责的在碧洲林场进行的“西伯利亚红松落户大兴安岭试验”获得成功。1997年
被确定为大兴安岭地区科技示范林场。

  林场于1967年开始木材生产,设计年产量为10万立方米。截至2001年末,全场拥有固定资
产总值2166.9万元。建场以来累计销售木材2 646 603立方米,实现产值42 564万元。

  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促进了碧洲经济发展,近5年,国民生产年总值增长速度为6%,居
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5.6%。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66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22万
元,占7%;第二产业产值2626万元,占56.2%;第三产业产值1 719万元,占36.8%。实现利
润 2 220.6万元。天然林抚育、公益林幼林抚育等完成2 428.8公顷。全镇有自营经济户780户,
完成总产值885万元。

  “十五”期间碧洲镇将重点实施好“天保工程”,全面完成资源管护计划,进一步发展采
集业、种养业的深加工,中草药业的开发及培育,木耳、香菇、灵芝的引种、培植,培育新的
经济增长点,以推动自营经济向多元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解锡坤 任 艳 霞 韩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