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呼源镇(林场)

呼源镇(林场)


  
呼源镇(林场)位于呼中区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51°17′57″~51°50′09″,东经123°
10′05″~123°48′14″。 东部与雄关乡和新林区接壤,北部与苍山乡为邻,西部与呼中自
然保护区毗连,南部隔伊勒呼里山与松岭区相望。经营总面积184 265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
181 147 公顷,非林地面积3118公顷,木材总蓄积量1632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
珍贵的药用植物50余种,菌类植物10余种,可做饮料原料的都柿、雅格达等山野浆果丰厚,栖
息繁衍着90多种珍禽异兽,冷水鱼类、两栖动物等10余种。镇内人口8 307人,居民3 049户,
有汉、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和鄂伦春7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97%。呼源镇下设6个居
民委员会。

1967年5 月,由呼中林业局筹建处的三、四中队改组建成呼源林场,1984年9 月将大白山、
红峰、呼滨、亚里河4 个林场和呼源贮木场、呼源车队与呼源经营林场合并,改称呼源林业公
司,撤销呼源人民公社,成立呼源镇。1987年4 月,成立呼源镇人民政府。1988年12月撤消呼
源林业公司,呼源林场与呼源镇人民政府合并,为政企合一科级单位。

林场以生产原木和林副产品为主。1970~1990年,生产木材271 万立方米,年平均生产木
材12.9万立方米,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九五”期间,林场加大改革力度,各项事业快速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完成商品材139 870立方米,小杆产量1 430立方米,人工
更新完成5700亩,天然幼壮林抚育19 500亩,总节支9152元。19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74.7万
元,创利润121万元,上缴税金27万元。乡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280万元。1999年生产消耗
比上年降低44万元,林场生产成本下降12%。分流人员 351人,生产人员由1 157人压缩到806
人,减少各项费用支出34万元。2000年,林场总编制由406 人减至103 人。组织转岗分流人员
从事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组建53个专业户,机械设备和生产工具采取以工资抵押形式租赁使
用。扶持转岗分流人员自谋职业。将原华源家具厂和呼源刨花板厂合并更名为华源木业有限公
司,年产值685万元,创利润80万元。封山育林383公顷,人工造林161.9公顷,补植225亩,幼
林抚育17 115亩,天然幼壮林抚育1.2 万亩,母树林抚育1170亩。生产木材4.27万立方米,比
1990年的14.91万立方米,减少10.64万立方米。实现利润92.5万元。职工自营经济总产值1878.8
万元,从业户增至250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落实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开展文明城镇、文明林场、文明单位创建活
动,成效显著,多次获得区(局)、地区“文明单位”称号。2001年 4月,苍山镇、雄关镇撤消
并入呼源镇。

  “十五”期间,呼源镇(场)将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开发非林非木产
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两个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李清池 安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