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图强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章下序
图强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漠河县境内,施业区东邻阿木尔林业局,南靠内
蒙古满归林业局,西接西林吉林业局,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东西宽约69公里,南北长约
15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2°18′28″~123°28′10″,北纬52°15′35″~53°33′42″
地势南高北低,东陡西缓,山峦起伏不大,坡度大多在15度以下。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
漫长而寒冷,昼短夜长;夏季短暂且湿热,昼长夜短。年平均气温为零下 3.9℃,最低气温为
零下52.3℃,最高气温为38.6℃。年平均降水量约 400毫米,雨量大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全
年多西北风,风力可达6~7级。无霜期80~90天左右。大部分地区有岛状永冻层。施业区总面
积504 609公顷,有林地面积335 502公顷,林木总蓄积3446.5万立方米,原设计年产量为50.2
万立方米,2000年调减到20万立方米。林木资源主要是优质落叶松和樟子松,其次为白桦、云
杉、青杨、柳树等,其中落叶松占总蓄积量的70.9%,白桦占 21%,樟子松占7.5%,杨柳等
其它树种占0.6%。 森林里繁衍着大量珍禽异兽,有驼鹿、紫貂、猞猁、水獭、雪兔、飞龙、
松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地下资源有铁矿、石灰石、煤炭、泥炭土、珍珠岩、大理石、黄金
等。已开采的有黄金、泥炭土。境内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和额木尔河。
公司总资产69 149.3万元;公司员工10 630人(其中离退休2 178人);社区总人口2.4万人。
有职工医院2所,卫生所7个,医务人员170人,电视台1座,电视差转台 8座。嫩林铁路由东向
西贯穿中部,设图强、育英两个火车站。2000年 1月,粮食、文教、物价等成建制转归漠河县
管辖。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4 月,康熙皇帝命理藩院侍郎明爱自墨尔根到雅克萨之间设另
一路驿站,其后,又多次增设。其中,二十六站的部分、二十七站、二十八站所属区域,位于
图强局(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乌苏里卡伦。1945年,该卡伦机构撤销。1956
年,黑河森林经营局漠河林管区在图强公司二十七站、额丘、老潮河等地建立经营所,因三年
自然灾害影响,中央压缩基本建设战线,1960年人员转撤到牡丹江、伊春等林区。1964年,第
三次开发大兴安岭,1970年成立阿木尔区图强公社。1977年3 月,图强从阿木尔区(林业局)
分出,单独设区建局,行政设图强区,企业设图强林业局。1981年8 月,设置漠河县,图强区
撤销,行政区域归漠河县,图强林业局为县级企业。到1986年末,形成年生产能力50万立方米,
拥有10个林场、2个贮木场、2个木材加工厂、苗圃、筑路工程处、房建工程处、机修厂,各项
设施综合配套的大型林业企业。
1987年5月6日,震惊中外的特大森林火灾给图强林业局造成惨重损失。施业区过火面积23.1
万公顷,占施业区总面积的57.5%,有林地过火面积18万公顷,烧死林木 917万立方米,占林
木总蓄积量的26%,森林覆盖率由 97%下降到43.8%。火灾使林业局局址和5个林场变成一片
废墟,房屋、设备和物资损失约1.4亿多元,近2万人无家可归。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
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支援下,图强人克服困难,于当年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废墟上建成新图
强。从1987年至1989年,累计造林93 720 亩,超额完成第一期造林任务,受到林业部表彰。
“七五”末期,完成更新投资16.0万元,育林投资318.78万元。实现利税4 266.6万元。
火灾后,森林资源锐减,图强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经济。1993年开始,按照
“依托资源、面向市场、以木为主、立体开发,多元发展”的思路,相继建成十几个替代产业
项目。利用“三剩”及桦木资源,向深加工、精加工、综合利用要效益,建成地板块厂、刨花
板厂、活性炭厂、卫生筷子厂、胶合板厂等;依托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采掘业,变资源优势为
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以黑龙江边的额丘、乌苏里两
大农场为龙头,带动全局种植业的发展,向冷凉型和高附加值的作物发展;养殖业在多种经营
公司养殖场的带动下,遍地开花,全局猪、鸡存栏数基本满足市场需要。短短几年出现“种、
养、采、加、服”五业俱兴的局面。
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图强林业局成为“全转型”林业局。面对“天保”工
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局职工以旺盛的斗志、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这一宏伟工程中来。
1998年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 34 61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500公顷,封山育林28 368公顷,抚育
550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更新5 200公顷。1999年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47 900公顷,其中,人工
造林1500公顷,封山育林5000公顷,抚育32 400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9000公顷。两年分
流人员3033人,其中,公益林建设1824人,森林资源管护1209人。
1999年底林业局作为试点单位,改制为图强林业有限责任公司,面对新体制,为适应新的
发展变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各项制度措施。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财务、资金、成
本等项管理,抓好木材生产和销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
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木材深加工和非林非木产业;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全面实施
“天保工程”;提高公司员工的生活水平,扶持员工发展自营经济。压缩机构,精干队伍,公
司机构由原来32个减少到13个,机关人员从361人减少到115 人,全公司转岗或自动离岗3 559
人。设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套班子,采取交叉任职、双向参与办法,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
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公司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工作条例和议事规则;
制定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公司财务、人事、设备等16项管理制度;制定实施公
司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制。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对中层管理人员采取聘任制,
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增加动态工资比重;工资审批公开、工
资单实名公开、工资发放公开。在八大林场、两大贮木场、两个车队实行年薪制和岗位效益工
资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截止2000年末,按照“因企施策,因地制宜”原则,采取股份制、出
售、破产、先租(委)后卖等形式,公司8户小企业全部完成改制任务。盘活资产3 780.1万元,
年收取资金50万元,年增利税27.9万元,新增产值177.7 万元。大力发展林木产品精深加工,
提出“力争三年内樟松、桦木原木不出局”的工作目标。投资300 万元资金,开发木材精深加
工产品。林产工业产值达598.5 万元。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利用地域优势,种植反季节蔬菜和
牧草等适宜经济作物,黄芪等适合移植栽培的药材。在奋斗林场建立黑木耳培植基地,培植户
由开始的16户发展到34户。重点扶持淀粉加工、北药收购以及肉食鸡加工等项目。职工自营经
济基金到位82万元,累计扶持自营经济户450户,从业人员1 901人。1999年底,与绥芬河华诚
公司合作,组织两个林场的采伐队伍,赴俄罗斯赤塔林管局马阔街林业局七湖林场施业区,进
行境外采伐,首期作业生产木材 7 596立方米。2000年,公司与华诚公司再次合作,采取“采、
集、装、运、贮”一条龙作业方式,进行境外木材加工、生产,生产木材15 600立方米,完成
锯材加工916立方米。实现总产值500万元,安排生产员工338人。2000年林业企业总产值13294
万元,实现利润1051万元,上缴2 058万元,实现税收899 万元,自营经济实现产值4 120万元,
员工工资全额足月发放,并补发欠发工资377万元。截止2000年末,公司累计生产商品材870万
立方米,上缴利税4亿多元。2001年,生产木材190 000立方米,完成林业企业总产值17 281万
元,完成年计划的121.4%,同比增加3 986万元;林产工业产值4 311万元,完成计划144.4%,
同比增加2310万元,增长53.6%;多种经营产值5665万元,完成计划116.8%,同比增加1 434
万元,增长25.3%;实现利润1283万元,完成计划100.4%;实现税金897万元。
随着经济的蒸蒸日上,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平也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在
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以弘扬大兴安岭精神为主题的爱岗敬业教
育活动中,提炼出具有图强特色的“团结实干、自立自强、居安思危、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
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陶冶员工情操。建成封闭文体馆一座,露天体育场一处,休闲广场
三处,图书馆一处。建成8 个电视差转台,安装有线电视4251户,安装率90%以上,电视覆盖
率100%。投资2 200万元用于环境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12所中小学,全部实现砖瓦化、
暖气化,其中2 所学校跨入省级标准化学校行列。全局36个基层单位全部跨入文明单位行列,
其中省级6个,地级25个,局级5个。1991年,林业局被黑龙江省政府命名为先进企业,1992年
跨入省企业管理优秀单位行列,1993年局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199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边疆文化长廓建设模范单位,2000年在地委“净化环境、美化家园、
倡导文明新风”活动中,被评为全区第三名,还被评为国家级设备管理优秀企业,是全区唯一
获此荣誉的企业。名列黑龙江省500家大型工业企业第36位。
面向新世纪,奋发图强的图强人将目光投向更远:建设以营林为基础,木材采运为主体,
形成营林生产、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并存的产业体系。到“十五”期末,总产值达到14 493.0
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8%,木材产量为 17.0万立方米,到2015年商品材产量调减到10.0万立
方米。 完成锯材0.2万立方米,地板块32.8万平方米,卫生筷子5.22万箱,刨花板6.55万立方
米,小杆5.6万立方米,综合利用13.0万立方米,木制品家具9000件。完成黄金产量12.60公斤,
矿泉水产量2 650万吨。
(郎学平 安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