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依林林场

依林林场


  
依林林场行政区划隶属漠河县。场址位于阿木尔林业局二〇干线47公里处,地理位置为东
经123°39′50″,北纬53°17′24″。 南与长山林场接壤,北与龙河林场相连,地势南高北
低。林地面积43 848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 723 646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9%。林场常住人
口136户,448人。有汉族、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回族。

1976年始建依林林场,以木材生产、森林经营、伐区剩余物加工为主。1982年推广实行
“五包一定”经验,即包人员、包设备、包产量、包工资、包成本,定消耗,以计件工资支付
劳动所得。1985~1987年林场逐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集体承包、个人负责制,成本包
干、定额上缴、节余分成、超支不补。1985年强化职工代表大会职能,企业规划、年度计划、
企业改革、财务预决算、招工转干、晋级、分房、职工福利都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1986
年后,林场管理实行场长负责制,由党组织起保证监督作用,行使企业决策权利,年度经营报
告交由职代会审议。1996年11月,加快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在机关管理人员中推行竞争上
岗的聘任制,精简机构,精干队伍。1998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对部分生产资料实行竞价有
偿转让职工,制定出台《设备租赁转让制度及办法》等规定。对林场检修所、幼儿园、浴池、
商粮店进行剥离,独立经营,节约了林场管理经费。2000年5 月,林业局调整林场布局,依西
林场撤并至依林林场,林场资源、设施、设备、劳动力资源都得到扩充。精神文明建设有较大
发展,198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00年,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
争做文明公民”活动,社区规划更趋合理,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进入新世纪,林场抓住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发展机遇,走森林资源的可持
续、综合开发利用的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营造林业和养
殖业、种植业、加工业、采集业等非林木经济产业。力争到2005年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年经济增长率6.5%;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30.7:31.4:37.9;社会事业进步,林场居民人
均收入每年递增10.3%,到2005年末达到6 343元。

(王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