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十八站林业局

章下序



十八站林业局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一户大型森工企业。位于黑龙江省呼玛、塔
河两县境内,地处大兴安岭北坡,呼玛河下游、黑龙江西南岸,东、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
西邻是塔河林业局,南接韩家园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4′23″~126°33′21″,北
纬51°43′32″~53°04′46″。全局总经营面积723 28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650 910
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为72 377公顷。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平缓,海拔高度一般在300——400
米之间。黑龙江和呼玛河流经施业区,边境线总长243 公里。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为寒冷湿
润气候区,具有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热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45.8 ℃,最高气温38℃,
年平均气温-4.3℃,无霜期100 ~110天,年降水量46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间。旅游资源独
具特色,古文化遗址为百年古驿增添神秘色彩,鄂伦春民族村可领略独特的纯朴民俗。

十八站林业局森林资源总蓄积5408.8万立方米,其中可采蓄积2122.6万立方米。优势树种
落叶松为多,占总蓄积的76%;还分布着樟子松以及白桦、山杨、钻天柳等10余种阔叶树种,
白桦占总蓄积的 19%,樟子松占3%。河谷里生长水曲柳、春榆等一些小兴安岭温带湿润区针
阔混交林的典型树种。地被植物有杜鹃、水冬瓜、赤杨、丛桦、柳叶绣线菊等。还生长着黑木
耳、猴头蘑、蕨菜等名特山产品和都柿果、稠李子、红豆、草莓等天然野生浆果以及五味子、
黄芪、兴安灵芝、草苁蓉等200 余种中草药材。野生动物有棕熊、马鹿、驼鹿、灰鼠等;禽类
有飞龙、山鸡、松鸭、野鸡等;鱼类有大马哈鱼、鳇鱼、细鳞鱼等;两栖类有林蛙、麝鼠、水
獭等。地下蕴藏黄金、煤炭、花岗岩、大理石等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已得到
开发利用,年生产原煤能力达10万吨。

  截止2001年年末,全局总人口18 694人,总户数6255户。有汉、满、蒙、回、达斡尔、鄂
伦春、朝鲜、鄂温克、藏、锡伯10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口为最多。在册职工9560人。下辖44
个直属单位。有中学1所,小学7所。有职工医院1所,卫生所 4处,防疫站1处。全局固定资产
2.64亿元,自开发建设二十多年以来,实现工业产值18.5亿(1990年价),实现利税1.96亿元,
为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十八站是清朝康熙年间由墨尔根(嫩江)修至漠河军事驿站中的第十八站。光绪年间为运输
漠河、呼玛一带的黄金,又重新修复启用。新中国成立前,仅有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在此,从事
狩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森林的保护和开发,经过三次林业开发,先后建立了
呼玛林管区十八站经营所、呼南林业局、呼南人民公社、富饶林业局、东北林业总局塔河林业
办事处、呼玛县林业生产指挥部,1973年12月,成立十八站林业局。

  林业开发建设大军在古驿站上靠“热血融化千年冰,智慧征服万重难”的艰苦创业精神使
十八站局从初建就开始投入木材生产。从投资建设第一年起就上缴利润。古驿站上伐木工人的
喊山号子唤醒了沉睡的原始森林,把优质木材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十八站林业局贯彻“以营林为基础、以林为主、综合利用、多种
经营、立体开发、全面发展” 的方针,发挥资源优势,经过企业整顿和生产工艺改革, 推行
“五定一包”经营机制,内引外联,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截止1989年,全局累计生产木材
2 472 741 立方米,完成迹地更新面积530 432 市亩,完成天然幼壮林抚育783 865 市亩,完
成运材公路建设558.6 公里。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 887.9万元,累计上缴税金2 909.87万元,
实现利润2165.7万元,上缴利税总额5075.5万元。1985年以前林产工业发展缓慢,1986年按照
林管局“主体挺进、两翼齐飞”的战略部署,以开发“短平快”产品为启动点,走综合开发的
道路。到1989年,林产工业实现总产值1 067.1万元,向国家缴纳利税17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
总值206.7 万元。粗加工和深加工相结合,卫生筷子、地板块、木楦轴等产品形成一定的生产
能力,产品产量比“六五”期间翻一番。发展多种经营,种、养、加、服多业并举。完善各项
管理基础工作,形成“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管理水平不断提高。1989年1 月被
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特企”试点单位。进入90年代,大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依托资源优势,
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开采黄金、原煤,开发多锶矿泉水、花岗岩、硼润土、高岭土、泥碳土等
矿产资源,开发山野产品资源,发展替代产业,变林业经济为林区经济。1994年生产木材37.6
万立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22 429.3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366.4万元,更新造林总面积1807公
顷,农业产值503.5 万元。“九五”期间,林业局坚持以改革求生存、求发展,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了企业活力。以木材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林产品年加
工能力12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地板块、集成材、木制餐具、家具、细木地板、胶合板、旅行
菜板、卫生筷、牙签、雪条棒等,远销国内外。多种经营产业稳步发展,可耕种土地达1000公
顷,实现肉、蛋、禽、菜80%自给。煤炭、黄金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8万吨和400两。

1998年“天保”工程启动实施,全局职工识大体,顾大局,积极主动投入到“天保”工程
中,取得阶段性成果。1999年,人工促进更新4000公顷,封山育林3100公顷,抚育15 334公顷,
转产分流职工1084人。2000年人工造林188 公顷,封山育林1800公顷,转产分流职工1619人,
公益林建设通过验收合格。继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调整结构。局机关科室由原来的28个合
并为16个,局场两级机关精简人员394人,年节约管理费、取暖费380万元。在永庆林场机械转
卖试点的基础上,2000年,对全局6 个林场的主要生产设备面向林场职工进行有偿转让,组建
采伐、运输等生产专业户。林场服务辅助生产社会化,实行有偿服务。全局转卖机械设备 232
混合台,活化资金284万元,年节约大修费140万元。林场场长实行年薪制。对有独立经营、核
算条件的广播电视科、通讯科、医院等6 个单位剥离经营,自负盈亏。对煤炭公司、古驿公司
等8 个单位实行国有民营,更换营业执照,全年收回资金110.9 万元。对连年亏损的黄金公司
解体关闭。关停经营不善的林荣公司、百货商店。将粗加工的木材加工厂并入古驿公司。整体
出售驻秦皇岛办事处第二招待所,分块出售煤炭公司、农副厂的闲置资产,盘活资金 572.6万
元。实施林场场长为本施业区资源管护第一责任人制度,开展木材专打行动。两年来,收缴木
材3 000余立方米,关停和依法查封加工厂28家,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进一步规范财务管
理,坚持一支笔批钱制度,发挥资金统一使用功效。加强清欠工作,1999年应收帐款和其它应
收款下降999.2万元,2000年下降764.7元。1999年、2000年木材生产成本分别比年初计划降低
5.72元/立米和 12.09元/立米。2000年,获得国家林业局伐区作业质量优秀称号。2000年,
非木材采运产值达到总产值的46.6%。林产工业产值达到5359.1万元,为工农业总产值的30%。
遵循“放手发展、积极引导、迅速提高”的方针,非国有经济不断壮大。职工自营经济实现产
值1052.2万元。木材采运、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营林生产四个产业间的结构趋于合理。近年
来,林业局投入4000余万元,深入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实现了
“净起来、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的目标,为职工群众创造了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
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形成人心思上
的良好氛围。

  历经20多年风雨沧桑的改革建设历程,十八站林业局已建成经济繁荣、政治安定、人民生
活富裕的新型林区。到2010年,采伐限额降为25万立方米,比2000年下降 3万立方米。销售收
入实现17 675万元,利润实现4340万元。木材采运、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营林四项产值比例
达到24.1:37.8:36.7:1.4。将林业局建设成为繁荣、富庶、文明、美丽的新型现代化森工企业,
使百年古驿再铸辉煌。

(韩传勇 宋延辉 安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