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白银纳林场

白银纳林场


  
  白银纳林场地处十八站林业局东南、呼玛河下游。行政区划隶属呼玛县。地理坐标为东经
125″46′30″~126″21′30″,北纬52″14′18″~52″54′00″。南部和西南与韩家园林
业局相邻,西北部与十八站林场交界,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施业区总面积为150 019
公顷。

白银纳林场始建于1983年,原为与白银纳乡合作生产的联营林场,1992年变为独立的主伐
林场。建场之初,年生产能力为1.2 万立方米,1999年,原鸥浦林场并入白银纳林场,年生产
任务为3 万立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40万元,在册职工174 人。建场初期,林场主要以营林和
木材生产为主。林场坚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快森林更新
与抚育速度,使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振兴林场经济,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
机制。在抓好林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办
开发性农业和养殖业,择优引进鲁西小尾寒羊,“AA”肉食鸡雏,“海兰褐”蛋鸡雏、仔猪、
绒山羊、乌骨鸡,种植冷凉植物,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经过三年“滚雪球”式的自我积累,到
1996年,发展成为全局最大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基地,走出一条农林结合、复合经营、
多路进财、多元发展的新路子。全面实行承包经营,与经济效益紧紧挂钩,调动了承包人的积
极性。实施“能人战略”,大胆选聘能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有效地堵塞漏洞。
1996年,节约木材成本2.3万元,完成森林抚育2万亩,多种经营产值200 余万元,林产工业产
值210万元。1997年节约木材生产成本6.15万元,森林抚育2.25万亩,多种经营产值300余万元,
林产工业产值210 万元。2000年,落实“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
利用”的方针,木材生产完成2.2万立方米,剩余物生产9 000立方米。抚育伐完成1223.6公顷。
资源、林政、派出所、管护人员积极配合,有效地保护了国有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林产工业比
重,提高加工质量和综合利用率,实现产值400 万元,上缴利税79万元。将主要生产设备转卖
本场职工,转卖金额21.96 万元,盘活资产,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2001
年,林场继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调整结构,较好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节约成本4.9万元,
实现了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多次被评为地区“双文明林场”,“双文明样板林场”,1999年进
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十五”期间,林场将进一步加大森林保护力度,调整经济结构,使青
山长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安 丽 刘振中 韩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