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十八站林场

十八站林场


  
十八站林场东邻白银纳林场,南接韩家园林场,西与十九站、小根河林场毗连,北与依西
肯林场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3′~125°51′,北纬52°20′~52°50′。施业区总面
积109 834 公顷,木材总蓄积量5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2.46%。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樟子
松、白桦和杨树。地势较缓,主要山脉为东西走向,海拔最高为498.9米,最低为285米,平均
坡度30度。呼玛河流经施业区40公里,河宽平均 120米。富拉罕河、龙站河发源于施业区内,
由南向北注入黑龙江。塔十公路、塔十铁路贯穿林场施业区,嫩漠公路经林场40公里,还有林
业公路56公里。全场有职工222人,固定资产总值1 340万元。

  十八站林场的前身是跃进林场,场址在三塔公路73公里处,1970年组建,时称呼玛县林业
生产指挥部跃进公社,1975年划归十八站林业局。1982年 5月,从原址迁到十八站镇内,改称
十八站林场。1984年4月林业局组建采运公司,十八站林场归属采运公司,1985年4月,采运公
司撤销,正式建立十八站林场。林场以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为主,随着可采资源的减少,林场
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发展自营经济,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事自营经济的
职工、家属由1998年的74户156人发展到2000 年的167户320人。2000年,林场夯实基础,强化
管理,积极创收,自我解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施“天保”工程工作中,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资源管护意识,重新修订《十八站林场伐区管理办法》,成立伐区质量监
督检查小组,伐区作业质量不断提高。2000年更新造林、补植、整地、病虫害防治、幼林抚育、
天然幼壮林抚育均完成计划,营林各项生产指标好于往年。2001年,林场继续抓改革求发展,
向管理要效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经济效益和精神风貌得到较大
改善。完成生产任务61 618立方米,其中主伐54 033立方米,抚育伐完成7585立方米。“十五”
期间,林场将进一步探索新机制,适应新体制,转变观念,强化管理,认真实施“天保”工程,
多业并举,多轮驱动,使林场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安 丽 刘振中 韩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