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加格达奇林业局

章下序



加格达奇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坡,东以嫩江为界与嫩江市隔江相望,北与松
岭林业局为邻,西连内蒙古阿里河林业局,南接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地理坐标为北纬50°05′
16″~51°12′40″,东经123°45′45″~126°04′00″。施业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由
西北向东南倾斜。除局部地区较为陡峭外,一般地形起伏不大,坡度多在15度以下,海拔高一
般在300~500米之间,最高海拔1045米。年降水量为400~500毫米,无霜期100 天左右。地属
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37.3℃,
最低气温-45.4℃,年日照2 600小时左右。境内土壤主要为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和
草甸土四类。土壤肥力较高,水分充足,有利于营造速生丰产林。森林经营总面积966 110 公
顷,其中,林业用地781 924 公顷,占总面积的80.94 %;非林业用地184 186 公顷,占总面
积的19.06%。活立木总蓄积量2286.8万立方米,其中,落叶松蓄积量548.6万立方米,白桦树
蓄积量741.12万立方米,柞树蓄积量598.89万立方米。有100 万亩可耕地,森林资源覆盖率为
55.62%。境内矿床、矿点和矿化点7处,矿产有黄金、煤、磁铁、石灰石、珍珠岩、含钾岩、
闪长岩等,其中,黄金储量80吨,煤炭260 万吨。经济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药用植物黄芪、
灵芝、草苁蓉、贝母等;浆果植物有越桔、草莓、稠李等;食用菌类有蘑菇、木耳、猴头、灵
芝;山野菜类有蕨菜、黄花、小叶芹等;纤维类植物有胡枝子、大叶樟、小叶樟等;芳香类植
物有杜香、刺玫果和兴安杜鹃;油料类植物有榛子等。野生动物有黑熊、野猪、狍子、犴、马
鹿等;禽类有黑嘴松鸡、乌鸡、花尾榛鸡、山斑鸠等。旅游资源丰富,兴建了面积约600 公顷
的综合旅游景点,包括中心苗圃花卉观赏园、加格达奇北郊天骄游乐园、马永顺林木种子观赏
园,大黑山原始森林和古里旅游山庄,集花卉观赏、游乐、林木种子观赏、漂流、榛子采集、
垂钓、动物观赏等为一体。

  林业局局址设在加格达奇镇,交通便利,通讯畅达。下属33个基层单位,职工8585人。年
造林能力25万亩,已建成160个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网点。 各种机械设备733台套,固定资产1.5
亿元,年创产值1亿元。

1991年3 月,根据林业部关于大兴安岭林区总体区划方案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经国家
计委和林业部批准,以林管局原直属的古里机械化造林林场为基础,收并松岭林业局的翠峰、
达金、多布库尔、大黑山林场和加格达奇区营林局及其所属的白桦、东风、跃进3 个林场,中
心苗圃、翠峰种子园,以及未开发的南瓮河南部的河口等5 个林场,组建加格达奇林业局。林
业局以营林防火为主业,保护和恢复岭南原始森林状态,使之成为大兴安岭后备森林资源基地。
1991年,完成工程造林13万亩,1992年达到高峰,造林16.7万亩。

建局初期到位3000余万元投资全部用于林道建设。到1995年,林业部提出对原加格达奇林
业局项目建议书进行优化设计,缩小规模,建设适用生产的设施及设备,未及优化设计成型又
变成有价值的项目投资,致使加格达奇林业局的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设施项目全部取消。林业
局不等不靠,经过弱化对主业的依赖性,全方位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和壮大非林非木产业,到
1997年,企业经济紧张的状况得到一定缓解,初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多种经营产业体系。全局
开垦耕地 8万亩,其中,自开3.5万亩,引进开荒4.5万亩。“73”煤矿和白音河煤矿,年产原
煤3万吨。古利库金矿年产黄金2 652两。以东风、翠峰两个林场为代表的小材小料加工生产在
全局铺开,利用山场剩余物,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各林场和基层单位建炭窑170 座,利用
清林下来的小桦木烧制木炭。在养殖业方面,先后组建石材矿、养猪场、养牛场,开办鹅绒加
工厂,推动养殖业的发展。全局2400人从事自营经济,平均年纯收入1 万元以上,创产值2000
余万元。

  1996年以后,地委和林业集团先后把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公司的三分厂、金岭、宏达、森龙
等木业公司划归加格达奇林业局,至1998年初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公司全部合并到加林局。在企
业人多,面广,拖欠职工工资、历史债务成堆等各种难题面前,局党政班子同心协力,坚定信
心,认真分析形势,提出一靠营林生产攒劲,二靠农业开发解困,三靠林产工业富局,四靠多
种经营壮力,五靠职工自营经济自救的“五靠”和“场自立、户自营,分块搞活,分户经营”
的“两自”方针,指定跃进苗圃、翠峰林场为改革试点单位,尝试工资田、福利田的运作。在
林产工业和农业发展方面进行充实和调整,原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公司的金岭、森龙、宏达三个
木业公司,在停产达半年之久的情况下,又开始全面启动,机械设备得到优化,产品质量有所
提高,品种有所增加。1998年招商引资额 1亿元左右,联营合作伙伴发展到马来西亚、日本、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之际,加格达奇林业局抢前抓早编制设计方案,于1998年11
月圆满完成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下达的3000公顷公益林建设任务,种苗工程也粗具规模,并
为1999年准备2200万株苗木。同时,抓住有利契机,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小企业改制工作
步伐加快,1998年10月完成25户小企业改制任务,收回资金300余万元,分流人员500名。改制
后的小企业经营情况均好于往年。1998年8 月份稳步实施机构调整和定编工作。机关由原来的
26个科室减至16个,局场两级管理人员由1 123人减至652人,每年节约开支1695万元。1998年
8 月中旬,改革财务制度,取消林场财务,由林业局财务科统一管理,切实杜绝帐目混乱、资
金挪用、挤占流失现象。1998年9 月,改革机关“用车、用餐、用话”三项费用支出,实行内
部流通券一次性核定一年的费用,超支不补,年末节余归己,每年节约资金40余万元。加快多
种经营、北药、森林旅游的发展步伐。引进科技项目塑料保鲜袋生产线,筹建鹅业养殖基地,
以笨鸭、笨鹅、笨鸡的“三笨”业为主的特色养殖业日益扩大。旅游业发展迅速,兴建百花园、
百鸟园、垂钓场、滑雪场,开辟大黑山林场的原始森林榛子采集区。1999年初,由加格达奇林
业局、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公司所属的5户加工企业为母公司,联合山上9个林业局12户加工企业
组建的黑龙江兴安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标志着集团化规模经营创效益的现代化运营机制在
大兴安岭林区建立起来。公司产品100余种,年生产能力4.5万立方米,年产值3 亿元,产品销
往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城市和地区,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荷兰等国家。与三九集
团北京神农技术公司合作,联合组建大兴安岭三九实业有限公司,公司经营酒类生产销售、北
药开发、药用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天然饮品开发等项目。酒类年生产能力2000吨。两大专业
化集团的组建,为加格达奇林业局经济腾飞展开有力的双翅,全年实现总产值105 083 万元,
完成计划的117%,其中,木材采运产值3 914万元,林产工业产值11 628万元,多种经营产值
79 773万元,营林产值 9 968万元。还历年欠款36万元,补发拖欠职工工资210万元。1999年1
月,在原效益工资的基础上,实行年薪制,最高年薪3 万元,最低5000元,有效地激发了干部
职工生产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林业局产业结构由1995年木材采运、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营林
9 :9 :56:26,调整到1999年的3.6 :12.1:54.3:30.0,企业总产值达到7822.2万元。林
业局划定大黑山林场北部多布库尔河沿岸20个林班7303公顷为落叶松原始森林保护区,科研报
告被国家林业局批准。

2000年,林业局继续发挥林产工业的龙头作用,在扩大精深加工规模上求发展;加快多种
经营、北药、森林旅游发展步伐。以大子杨山绿色作物8 万亩及北药开发为龙头的5000亩药材
种植基地;以木耳菌生产年产30万袋、产值60万元、利润20万元的榆黄蘑、猴头菌、香菇食用
菌基地;以笨鸡、笨鸭、笨鹅为特色养殖基地;以北药、绿色食品(肉类)、山野菜为主的加
工基地及采集基地为主的绿色食品粗具规模。实现总产值(90年价)11 494.7万元,其中,工
业总产值完成2205.7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3653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职工自营经济)完成
5265万元。2001年,加格达奇林业局以旅游业、绿色食品、北药资源开发为龙头带动全局经济
发展,以“天保”工程为核心,加强资源管护力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工业总产值2115.6
万元,其中林产工业产值1411.9万元。木材产量13 881立方米,销售11 515立方米。企业经过
十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由大兴安岭地区最穷、最小的企业而一跃为全区发展快、效益好的企业。

面向新世纪,加格达奇林业局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力求更大的发展。到2005年,全局森林
覆盖率达到60.6%,5年增加有林地面积5万公顷;企业总产值达到2.76亿元,5年平均增长27.4%;
木材采运、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营林的产值比重调整到3 :23:58:16。到2015年,经营区
森林覆盖率达到72.4%,10年增加有林地11.8万公顷;企业总产值达到4.27亿元,10年平均增
长4.8 %;木材采运、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营林产值比重调整到6 :18:61:15. 生态体系
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趋于优化,规模效益显著,综合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力争达到国内林
业企业的领先水平。

(安 丽 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