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林场
翠峰林场
翠峰林场北与绿水林场接壤,南靠加格达奇区,东与大黑山林场毗邻,西接阿里河林业局。
地理坐标东经124°25′~124°26′,北纬50°35′~50°36′。施业区面积42 690公顷,有
林地35 282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44.3 万立方米。属丘陵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00 600
米。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母子宫河,全长61公里,河床窄、弯曲大,两岸多是沼泽。嫩林铁路
从境内穿过,设有翠峰火车站,加漠公路到此为27公里,从加格达奇经翠峰到古里有旅游客车,
翠西、翠古公路东西纵横,辖区有生产防火公路零号支线38公里。有人口265户720人,从业人
员89人,有汉、满、蒙、回、达斡尔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
翠峰林场原为松岭林业局1965年建立的实验林场,1972年改为翠峰林场,1993年划归加格
达奇林业局。林场成立较早,受计划经济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1996年以来,林场加快改
革步伐,各项事业发展较快。1996年完成抚育伐186.9公顷,主伐出材2000立方米,造林733.3
公顷。职工年人均收入3929元,同比增长20%。1998年“天保”工程启动后,翠峰林场抓住机
遇,调整经济结构,林场焕发生机。利用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成为松岭区、加格达奇区
蔬菜生产基地。在“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活动中,林业局投资50万元,林场
自筹资金10万元,整顿场容场貌,制定《翠峰公民文明公约》、《关于环境治理的六项规定》
等,把保护环境、巩固成果作为长远工作。
走进新世纪,翠峰人继续以营林生产为主业,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职工自营经
济,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林场各项事业发展,使林场兴旺起来,翠峰人富起来。
(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