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实验中学
大兴安岭地区实验中学
大兴安岭地区实验中学,1980年组建,边筹备、边教学、边完善,建教学楼3524平方米,
教职工26人。在全地区招收首届高中生 180名,并将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初中教学班并入实验
中学。高中 3个年级、12个班,初中3个年级、6个班,在校生490人。1983年,参加高考153人,
本科录取32人,专科录取24人。1985年,组织教师到齐齐哈尔实验中学、哈师大附中等重点中
学考察学习,提出“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精讲精练、单元验收、力争知识段段清”的教学方
案,采用“三四式导读教学法”、“六步教学法”,在学生中开展外语讲读、外语报告、外语
晨读。在校生907人,150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79人,专科录取24人。1988年以来,“以常规
为本,学法研究和教法研究同步”的改革思路,深入教学改革。1989年至1994年,进行高考复
习方法研究和改革,1216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445人,专科录取141人。建1496平方米的多功
能综合楼、4000平方米女生宿舍楼,2000平方米教师住宅楼。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系统。1991年
取消初中部。1995年至1999年,进行“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分层次教学、异步达标”
的课堂教学改革。每堂课由原来的45分钟改为40分钟,每天8节课改为9节课。注重对学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1999年开始,举办学校艺术节、科技节。恢复初中部。1983年至1999
年,为全国各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995人,其中本科1500人,专科495人。1987 年至1999年,
向大专院校保送本科生67人, 236人考入中专学校。多年来,课堂教学一直坚持“基本知识、
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1983年至2000
年,交流论文259篇,其中国家级51篇,省级106篇。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及在报刊发表文章
的学生有320余人次,其中获国家级竞赛奖30人次,省级170余人次,地级 105人次,在国家级
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2001年,287名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大专以上进线 258人,155人进本
科录取分数线,高考本科进线率连续 7年以10--28个百分点递增。获国家林业局非经营性投资
500万元,用于省级示范高中软硬件建设,417个工作站的千兆校园网投入使用。学校总占地面
积65 700平方米,房屋总建筑面积31 301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2 709平方米,办公用房1300平
方米,学生生活用房6621平方米。各类图书16 300册,各种报刊129种。按部颁I类标准配备的
理、化、生实验室5个,教育教学仪器、电教设备31台(件、套),安有校园无线语音教学系统。
成立了学校电声乐队、轻音乐队,“白桦艺术团”。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
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创新
学习实验学校”等称号。
(王 艳 教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