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
文化
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
1968年经中央同意,周恩来总理亲自签批,由国家拨款在加格达奇建立中波 200千瓦广播
电台。在加格达奇区建立收讯、控制、编播、制作区和发射区,总占地面积为85 600平方米,
发射铁塔高160.5米。工程总投资270多万元。1973年开始装机调试,同年试播。1975年成为黑
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台。1976年1月1日正式播音,使用频率为870千周。1971年,在建设200
千瓦电台的同时,开始自筹资金自己动手组装 7.5千瓦中波发射机,该机于1972年试播,各项
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使用1278千周的频率开办自办节目,节目设置比较简单,电台正式命
名为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1982年,采用邮递录音带的方式,利用各县区局的无线转播台和
有线广播,采用录音重放的方式,把地台节目在全区各地播出。1983年将 7.5千瓦发射机更换
为10千瓦发射机。架设三座78米拉线发射塔,并增加了一部10千瓦发射机,用于转播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1997年,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与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实现微机联网。
2000年传输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地区广播电视局租用联通公司光缆,把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
节目传送到各县区局,节目覆盖县区局所在地和绝大部分乡村林场。2001年新闻节目有《当曰
新闻》、《每周话题》等,专题节目有《人间晚情》、《生活五线谱》等,文艺节目有《消费
广场》、《频道热线》等。
(白熙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