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四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981年后,全县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低山丘陵土地面积2026.4万亩,占94.3%,植
被为混交林,生长落叶松、樟子松、柞树、白桦、杨树等树种。土壤为暗棕壤,漫岗土地面积
30.5万亩,占1.4%,多分布在加格达河、嘎拉河流域,植被多为都柿甸子,羊草甸子,柞、桦
树林地或次生混交林;河谷阶地与沟谷小平原93.3万亩,占4.3%,多分布在黑龙江 (包括大小
岛屿)、 嫩江沿岸及呼玛河两岸狭长地带,植被多属草甸及沼泽化草甸、疏林地和河柳,土壤
为草甸土、沼泽土等土类。

  土地资源丰富,全县人均占有土地560亩。全县总耕地面积46.79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
占耕地22.5亩。由于受资源管理体制限制、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等诸原因,土地利用率和劳
动生产率不高。经1985年全县区划调查,全境共有4个土类,13个亚类。

  暗棕壤:是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壤类型。森林植被生长密茂,每年有大量残枝落叶,长
期腐殖积累,弱酸性淋溶及锰铁下移氧化过程所形成,有明显粘粒淀积层次。母质为各种火成
岩、沉积岩或堆积风化壳。表层腐质化,有机质含量在9.5—10.7%。它的亚类有暗棕壤、灰化
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草原暗棕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漫岗及沿江小平原的零星块
状中。适宜森林及农作物生长。

  黑土:是主要的宜农土壤。分布于丘陵漫岗阶地、坡地上。是森林与草甸植被互相演替,
榛柴岗与五花草地覆盖而腐殖积聚与还原淋溶作用发育形成。黑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持
水性强。偏酸性分黑土、草甸黑土、潜育化黑土、白浆化黑土。

  草甸土:分布在河谷小平原、河泡漫滩和低阶地。呈狭窄的带状贯穿在各种地带性土壤中,
沿江母质多为冲积沉积物,地区性差异明显。开垦时有机质含量在10% 左右,该土是全县主要
耕地土壤。开垦年久,养分不足,地处低洼,易受洪涝灾害。

  沼泽土:分布在河谷的泛滥地、山间沟谷低洼地及平原中的低湿地,常年有积水或季节性
积水。植被多为苔草、小叶樟、塔头草。母质主要是冲积淤积物。局部地区有岛状永久性冰层
或冻土层存在。沼泽土又分草甸沼泽土、泥炭沼泽土、冷冰沼泽土。附:全县土地面积表。

   全县土地面积表
单位: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