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草原资源 境内天然草原丰富肥美,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饲草基础。据1985年调查,天然草场为338.58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5.7%,可利用草场301 万亩,占草场总面积88.8%,可利用草场理论载畜
量65万个绵羊单位,13万个牛单位。
草原以林缘沼泽草地为主,沿江河呈树枝形分布,绵延相连,雨水适中,生长茂盛。草种
以小叶樟、苔草、山黎定、紫花和白花地梅、五花草、羊草、大叶樟等居多。家畜可食用草本
植物301 种,其中主要饲草有13种。因受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诸因素影响,天然草场形
成了不同的草场植被类型,共分3 类,5个组,5个型。
1、草本沼泽类:这类草场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有常年或季节性积水,降水不易排出的
地势低洼地段,该草场分两个组:
(1)、沼泽土根茎莎草组:植物群落以莎草种植物和小叶樟占优势。属草甸沼泽土,透气
差,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分解,形成1个植被类型,即苔草与杂类草型。
草场生长稠密植被总盖度为80%,平均亩产草622公斤左右,面积5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17%,
分布于嫩江、加格达河、嘎拉河、古龙干河、葛拉曼河、羊角河沿岸。
(2)、沼泽土根茎禾草组:植物群落以狭叶甜菜和小叶樟生长居多,伴生白花地榆、修氏
苔草及喜湿性植物。属沼泽土壤,1个植被类型,即狭叶甜菜与小叶樟、杂类草型,植被总盖
度为60%,亩产草400 公斤左右。分布在河流两岸附近之疏林草地和泡沼附近。面积47万亩,
占可利用草场14.2%。
2 、沼泽草甸类:这类草场多在江河两岸,地势低洼而平缓地段和山谷沟塘中。有季节性
积水,植被组成多为湿中生丛生根茎性莎草,草种类多,是较好的早春牧场。该类草场分两个
组:
(1)、沼泽草甸土根茎莎草组:植物群落以苔草、小叶樟生长为优势,伴生牛鞭草、五脉、
三黎豆、地榆及杂草类(称五花草塘),植被为苔草与小叶樟型,植被总盖度为81%。亩产草662.5
公斤,面积130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38.4%。
(2)、沼泽草甸土灌丛根茎莎草组:植被组成以丛桦,都柿为优势种,伴生有苔草、地榆
及杂类草,草质低劣。多在半山坡、漫岗低洼地及沟谷阶地。有季节性积水,土壤属草甸沼泽
土。1个植被类型,即丛桦及都柿、苔草型。植被总盖度为65%,亩产草225公斤,面积21万亩,
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6.2%。
3 、灌丛草甸类:此类草场分布在河流两岸的缓坡地带,地势较高,雨水多则常有暂短流
水。属灌木或半灌木和草原草木植物,占同等地位疏林草场。植被成分以白桦、蒙古柞、地榆、
大油芒为优势种,伴生有苔草、小叶樟、胡枝子、黄连花及杂类草。该草场只有1个组,即暗
棕壤灌丛杂类草组,植被群落以地榆为多,植被类型为白桦、蒙古柞、杂草类型。地榆、小叶
樟,胡枝子等占该类型草场植被组成中31%,植被总盖度为60%。亩产草610公斤左右。面积82
万亩,占草场面积24.2%。附:
草原面积及可利用草场
单位: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