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金生产第一节 勘探开发 一、黄金勘探
呼玛县黄金公司为开采黄金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准确数据。于1983年组建了黄金地质勘
探队。由于资金有限,只购买两台旧钻机,当年进行了北宽河中段的地质含金量勘探,查明储
量为1180公斤。1984年勘探了北宽河上游段,进尺1400米,探明该区平均含金品位每立方米为
0.2321克,为生产提供的品位每立方米为0.2696克,蕴藏量达664 公斤。1985年对小汗达河的
二十二号桥周围进行勘探,进尺300米,查明金的品位每立方米在0.2227克,黄金储量192公斤。
1986年勘探了湖通河中段。进尺1970米,平均品位每立方米为0.2136克,为黄金生产提供的品
位在每立方米0.2430克,黄金储量为736 公斤,1987年对燕音河与葛拉曼河勘探,在燕音河进
尺710 米,平均品位每立方米0.1702克,求出储量146公斤;在葛拉曼河进尺539米,平均品位
每立方米在0.1586克,求出黄金储量302 公斤。
1986一1987两年还先后收集了三分处矿区黄金储量3479公斤,嘎拉河矿区黄金储量5334公
斤、余庆上沟矿区黄金储量2582公斤、富拉罕矿区黄金储量208 公斤、二十四号桥岩金矿黄金
储量1200公斤。至1987年末,县境内经黄金公司勘探过的部分矿区,已查明可供开采的黄金储
量达17531公斤。
兴隆与韩家园两矿的探矿队,主要是进行生产性探矿,分为
两种方式。
手工勘探,以砖(井)方式勘探属于手工探矿,矿区俗称“捺
深4米的长方形砖(井),利用其断面和砂石土料查明地质特征与黄金含量,从多方面进行鉴别。
矿体厚度:包括表土与含金层厚度、矿石类型、搞清此类数据可以判断本块砂体的砂矿储量确
定有否开采价值。矿石粒度:辩别岩石组成、块度组成,判断矿体开采的难易程度。矿体的捻
散程度和粘性:老矿石捻散且不粘,矿石的可选性就比较好,能获较高的回收率。矿体的冻土
程度,是关系到可选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水文地质情况和矿体的坡度,通过“
深度,然后决定砂段适宜冬季或夏季开采。搞清以上各种因素概况,然后判断出矿段的可采性,
计算出矿体开采价值和服务年限。这种手工勘探与手工开采,一直延续并存。机械勘探。韩家
园金矿1982年和1983年对闹达罕矿区进行了200×40×N20的加密生产勘探工作,并根据探明
的数据,提出储量报告,为采金船的建设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4至1986年中国人民武
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支队,对境内的倭勒根河砂金矿床——韩家园至富西里矿段以机械进行了
勘探,查出韩家园金矿的吉龙沟地段有5个矿体,黄金储量1.37万公斤。1987年韩家园金矿的
2台钻机,年进尺总数2500——3000米,平均每天成本为50元;兴隆金矿的4台钻机,单机年
进尺700——800米,平均每米成本为54元,新查明兴隆金矿所属的6个矿体,砂金储量达2.94
万公斤。
二、资源开发
1985年县黄金公司在二十四号桥开设1号露天采场,并筹建100立升采金船。1987 年先后
在一支沟矿区开设3号、在博拉沟矿区开设4号、在湖通河矿区设5号和6号露天采场。同年8月
投产1条1059型采金船。
1986年8月宝盈金矿开始施工建设,计划至1988年8月份投产。位于境内三卡乡老道店村至
北疆公路11公里的二十四号桥处。故原名为二十四号桥金矿。据勘探得知,为石英脉型岩金矿
其含金品位较丰富,是境内的一处宝贵资源,开采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故于1984年即改名
为宝盈金矿,取其宝贵盈利之意。该矿由采矿,选矿和机修3个车间组成。
采矿车间总建筑面积589平方米,管理人员7 人,生产工人109人,共计116人。该车间为
井下开采,竖井提升,分4个中级通脉开采,于井口外有卷扬机房、空压机房。为预防万一电
源出故障,确保井下排水、竖井提升与工人安全,设有1套柴油发电设备。
选矿车间总建筑面积1705平方米,有管理人员5人、生产工人81人,总计86人。选矿经过
流程试验,采用全泥氧化、活性炭吸附方法,日生产能力为50吨。年生产230天,入选品位每
吨达11.5克,总回收率为93.18%,年产黄金可达3 943.33两。年利润241 元,基本建设投资
552万元。
机修车间建筑面积139平方米,管理人员3人,生产人员17人,共计20人。担负全矿大、中
型机械修理任务。
国家直属的兴隆金矿1978年投产1条编号为1018号采金船。1981年投产1条编号为1020号
采金船。1982年在吉龙沟1号矿体同期建成编号为1044、1045,1046号3条采金船。1985年呼
玛金矿局成立了资源开发公司,编制10 人,主管兴隆、韩家园两矿的手工采金和机械化,半
机械化采金。对不适宜船采的矿体和边旮角落矿体进行开发。同年该公司在兴隆矿区的东大沟
新开设露天采场,翌年转为机械化与半机械化采金,利用从北京购进的140型推土机10台、装
载机2台生产,当年获得黄金1 803两,实现利润40.3 万元。同时又采取了联营形式,进行资
源开发。1986年兴隆矿与拜泉县联营开发了15号矿体。1987年呼玛镇与鸡西市联营在吉龙沟开
设采场,呼玛县人民银行与嘎拉河村在嘎拉河开发6号矿体的部分矿段。
韩家园金矿,1987年在倭勒根河的Ⅳ号矿体下段,筹建编号为1022号的150立升采金船次
年投入生产。1979年从荷兰王国引进300立升采金船2条,建在达拉罕河流域Ⅳ——1号矿体的
163勘探线西侧,于1981年7月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