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公路养护

第二节 公路养护



  呼玛县公路管理站是负责全县公路管理养护的专业机构。1980年前隶属县交通局党委领导,
职工885人,下设4个职能股,8个基层单位,下属11个养路段。养护里程1030.2公里。1981年人、
财、物三权归大兴安岭地区公路管理处,并将呼玛公路管理站划分为呼玛、十八站、漠河8个公
路管理站,从原呼玛站划出577公里、6个养路段、377人。1985年地区又将呼玛县公路管理站的
人,财,物三权下放回县。

  1987年末,呼玛县公路管理站职工393人,下设会计、人事、安机、秘书、路政、生产6个
股和工会委员会,职工78人。并建有保修厂、汽车队、大修队、苗圃等单位,共有职工80人。
下属呼玛、三卡、北疆、兴华、鸥浦5个养路工区,28个道班,共有职工235人。全站固定资产
382.28万元;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站机关有东风货车、北京吉普、日产丰田、120 型路政
车,295型拖拉机各1台。

  1978至1980年,全站养护里程1030.2公里,桥160座3849.78延长米,涵洞1131 道。

  1981至1983年,划分3个站后,养护里程453.2公里,桥71座1625.8延长米,涵洞468道。

  1984年新建河口至湖通镇边防公路19.4公里,桥2座20.4延长米,涵洞40道,纳入正式养护。
至1987年末,养护总里程达472.6公里,桥73座1646.2延长米。其中永久性32座878.2 延长米;
涵洞508 道,其中永久性287 道。养护路线及桥涵分布情况是:

  黑漠线245.6 公里。桥46座1179.3延长米,其中永久性26座813.6 延长米;涵洞285 道,
其中永久性219 道。

  塔三线23公里。桥6座54延长米,其中永久性4 座44.2延长米;涵洞17道,其中永久性11
道。

  白河线68公里。木桥9座142.5延长米;涵洞81道,其中永久性1道。

  三鸥线226公里。涵洞17道,其中永久性3道。

  老北线92公里。木桥10座250延长米;涵洞68道,其中永久性3道。

  河湖线19.4公里。永久性桥2座20.4延长米;永久性涵洞40道。另外有镇内养护里程2公里。

  公路养护在改革中制定了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1984年车队实行队长负责制的承包办法,取
消了原工资,按利润的40%开支,连续4年承包共盈利5.1万元。人均收入比承包前每年工资多800
元,提高了运料效率。1986年将原由各工区核算改为向站部报帐统一核算方法,扭转了工区超支
挂帐的状况。同时对各养路工区实行了包里程、包投资、包任务的“三包”方法;对道班采取定
里程、定人员、定材料、定费用。定好路率的“五定”方法,签定合同,超产有奖,调动了各方
面的积极性。在公路养护中认真执行了“全面规化、加强养护、积极改善、重点发展,科学管理、
保证畅通”的养路方针。10年共完成投资910.52 万元。改建道路6公里;大修路面11.9公里,加
宽路基49.9公里;改造桥梁35座566.3延长米,其中木桥16座268.5延长米,改建涵洞238 道,其
中木涵45道;清挖边沟123公里;改修弯道1.4公里;降坡2处;维修木桥14座275延长米;新建房
屋3988平方米;修良等路234.8公里;备养护砂石料41.16万立方米。1987年末,好路率达到49.3%,
养护综合值64.1%;绿化投资6.21万元,植树3.6万株,育苗5 万株。美化了公路环境,提高了路
面质量。同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不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1984年7 月30日因连降大暴雨引起山
洪暴发,河水泛滥,黑呼线的124—162 公里处的宽河一、二桥,羊角河桥,水磨桥等6座木桥和
11道涵洞被水冲毁,路基27处被冲坏,有9处下陷至4米深,10至80米宽的大沟壑。山洪过后,于
8月9日至16日黑龙江水猛涨,上述路段全被水浸,水深1米。同时,老北线的马场桥被水冲走,6
道涵洞被冲坏,8处路基被冲毁,交通中断。全站职工昼夜奋战、抢修,于9月15日全部修复通车。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培养各类专业人才21人。涌现出先进工区3个、道班15个。自1982年以
来,连续6年被评为省公路系统先进站、文明站、文明单位标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