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商业体制改革

第一章 商业

第一节 商业体制改革


  
  1978年县国营商业有百货公司、五金公司,烟酒公司、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石油公司、
医药公司、服务公司和第一百货商店、文体商店、五金商店、食品商店、副食品商店、医药商
店、食品加工厂、酱菜厂,呼玛,三卡2 个油库及商业汽车队,共28个网点、420 名职工。主
管机构为商业科,内设秘书、人事、财务、业务、统计5 个股和党委办公室,共23人。1980年
12月将蔬菜公司并入烟酒公司。1981年3 月将原属烟酒公司的食杂商店,原属服务公司的北方
理发所,工农旅社等3 个集体所有制单位组建了集体商业公司。1981年末,为解决商业职工子
女就业问题,成立了以房屋维修为主业的商业青年维修队,同时开办了青年商店,自负盈亏。
1982年8 月建立了商业职工学校,配教师1人。1984年5月石油公司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划归省
石油公司直接领导。1985年7 月医药药材公司升格为科级企业,划归省医药药材公司和县财贸
办公室双重领导。1982年10月第一百货商店新营业厅经过5年建设交付使用,营业室面积1600
平方米,成为呼玛县最大的商品零售商店。1984年商业科改称商业局,所需经费改由县财政行
政拨款,人员由23人减为17人。经过10年变革,1987年末,县商业有百货、五金、烟酒、食品、
服务、集体商业6 个公司,食品、酱菜2 个工厂和第一百货商店、商业汽车队、商业职工学校、
青年维修队等,共12个单位,25个自然网点,367 名职工。

  随着市场机制和商业机构的改革,在经营管理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86年商业局对
所属零售企业,下放了7项权利:(1)人事劳动管理权;(2)工资奖金发放权;(3)企业经营管理
权;(4)财务管理权;(5)价格管理权;(6)劳保福利发放权;(7)内部机构设置权。把所有权和
经营权适当分开,企业实行放开经营。其基本原则是:“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
负盈亏”。从而调动了零售企业经营的积极性。1985年各零购商店对职工实行了“联销计酬”
的办法。即按不同商品类别,每百元销售额的工资含量计发职工工资,拉开了职工间的工资档
次,体现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1986年后,对批发企业实行了“利润包干,超利分成,欠利自
补”的办法,初步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弊端。并分别采取了80% 保留工资制。即:
给职工按月发自己工资的80%, 年末按本单位经营成果确定补发工资额和奖金额。新的工资形
式,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了职工经营积极性,在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
题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从1986年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每年初主管局与厂
长(经理)签订商品经营额,利润、分成指标为内容的经营承包合同,对完成或超额完成合同的
给予奖励,完不成合同的受罚(由于企业年年完成计划没有受罚的)。赋于企业负责人更多的自
主权。商业局对各企业下达指导性计划,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使主管局职能从经营管理型向
指导服务型转变。

  饮食服务公司的国营饭店,由于管理不善,在市场上集体。个体饭店逐渐增加,竞争激烈,
卖钱额不断下降,连续两年出现亏损。1987年下半年服务公司对饭店试行了招标出租,半年卖
钱额达到6 万多元,比1986年同期增加了1 倍多,不但保住了全店职工的工资,招标承租人个
人获利1800元。1987年下半年国营照相馆也由本店职工承租经营。

  在1983年以前,国家对国营商业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商品购销总值计划和74种计划商品分
配,均由省商业厅下达指令性计划。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资的丰富,计划分配品种逐年减
少,到1987年属指令性计划分配品种,只有胶鞋、洗衣粉、絮棉、棉布、中长纤维、绦棉布、
呢绒、元钉、铁线、食糖、全国名酒等11种。计划商品品种一经确定,则由省各专业二级站按
计划调拨。商品流转总值计划1987年以后也变成了指导性计划,改由大兴安岭地区商业局下达。
县商业局根据地区下达的计划,再给所属单位下达指导性计划。自1985年实行财政包干之后,
各企业的利润计划,由县商业局会同财政局研究下达给各企业,商业局依据计划指导基层工作。

  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自1984年起,国家先后放开了823种小商品的价格。这些小商品
属于生产工艺简单,单价低,品种繁杂,花样品种多变,交易零星,时令性和选择性强,市场
需求变化大,生产分散,流通渠道多,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大的三类工业小商品。对开放的小商
品,国家只规定作价原则和办法,工商之间可互惠互利协商定价,用价值规律来调节市场需求。
1986年除黑白电视机、自行车,中长纤维等7 种商品之外,对所有小商品价格全部放开。价格

放开后,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比放开前有所上涨。

  附表:
   几种商品价格变化比较表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营商业的商品销售和企业经济效益在集体和个体商业商品销
售额比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1987年纯销售完成1 462.2万元,比年计划超18.9%,比1986年增
长15.3%;1987年利润完成16.2万元,比1986年增收28.8 万元(1986年亏损12.6万元),是历史
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