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成人教育

第四节 成人教育



  1978年2月,县革命委员会重新调整了工农教育委员会,下设业余教育办公室。办公室日
常业务工作由文教科指导。1984年8月工农教育办公室提格为副科级单位,与教育局合署办公。
1986年工农教育办公室亦称为教育委员会的成人教育股,对外仍为工农教育办公室。

  一、农民教育

  (一)扫盲

  1978年重新为各公社配备1名负责农民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全县组织起农民夜校95所,
学员达1875人。1980年全县夜校80所,学员1700人。至1981年全县12至40周岁的农民有13126
人,其中文盲1441人,占11%,基本达到了扫除文盲县的要求。

  (二)技术培训

  1986年在工农教育办公室的宣传配合下,由各乡政府开展在乡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以
种植、养殖、农机具检修、采金、森工等为内容,聘请技术能手任课。1986和1987两年中共办
19期,有795人参加,其中737人结业。

 表二 非少数民族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和教职工情况表




  二、职工教育

  根据1981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于1982年8月
粮食系统首先办了初中文化补习班。有学员37人,脱产学习5个月,经考试有33人合格。翌年
3月,文化补习工作全面展开。粮食、商业、公路管理站、林业、工业等系统分别成立了初中
文化补习学校,有专用教室460平方米,专职教师14人,兼职教师37人。招收1968至1980年的
初、高中毕业生,脱产学习4至6个月。参加补习者826 人,合格率达51.1%。至1985年末县文
化补习经考试合格者有1 434人,合格率62.5%,1986年11月工农教育办与县工会共同举办1年
制的高中文科补习班,学员56人。采取电视教学。1987年毕业1人,中途考入其它专科学校8
人。

  三、广播电视大学

  1983年2月县成立了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呼玛工作站,开设三年制经济类财政专业班,
收学员18名;于8月又开设了二年制中文专业班,招收党政干部学员40人。1985年开设二年制
财会班,收学员29名。各班学员毕业后由县统一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