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图书

第二节 图书



  一、图书阅览

  1981年县投资14.7万元,维修旧电影院730平方米,1983年交付县图书馆使用,从而扩大
了图书阅览场所。其中设有30平方米采编室,80平方米儿童阅览室,80平方米综合阅览室,30
平方米的外借处,60平方米的办公室,60平方米的会议室,200 平方米的辅助库,30平方米的
期刊库,80平方米基藏库,其它80平方米。同时增加阅览桌16 个,电镀折叠椅100把,书架40
个,书刊架10个。辅助设备,购置了中文打字机、照相机各1台,录音机2台。每年购书费5000
元以上。截止1987年藏有图书853种,5.22万册,订阅期刊336册,报纸60多份。为读者室内阅
览和借阅提供了方便条件。此外开展了咨询、馆际借阅等业务,并为科学技术、科学种田服务。
向广大农民推荐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种植等书刊资料;为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人员研究
技术、撰写论文等提供需要的书籍。1986年自办《信息报》,双月出刊。向专业户、个体户提
供致富信息和先进科学技术。并不断深入,跟“题”、跟“富”服务,长期坚持下乡送书。

  图书馆的工作成绩显著,是多年的地、县级精神文明单位。附:

   基本情况表



  二、图书发行

  呼玛县新华书店主要经营由国家出版的17大类图书,向全县发行。1981年前供应范围为北
至漠河,南至三卡乡,共13乡1镇,5.18万多人口。于1981年呼玛县分治为3个县后,呼玛县只
有9乡1镇,人口为3.8 万多人。购书读者减少,图书发行量呈下降趋势。全店职工改革经营形
式,年初搞销售定额,年末超额奖励;进行联销计酬承包,与工资挂勾等。同时在进销平衡方
面下功夫。进,要做到: (1)深入调查、掌握形式、了解顾客需求,读者构成,有针对性地进
货,做到品种对路,数量适当; (2)了解出版和出版意义,掌握货源,坚持质量第一,统筹兼
顾,有计划地进货,做到准确无误; (3)了解书籍名称、内容意义,宣传读者,开展征订,扩
大预订比例,做到进销平衡,科学服务; (4)全店职工对进货负责,提出建议,订货员负责整
理行成计划,由经理审后决定。 由于订货及时对路,始终库无积压。销售做到(1)门市、网点
相结合。门市包括展销、预订、送货等销售形式;网点设有14处,各乡供销社均设售书柜,并
延伸到村代销点;有3处个体销售摊,有2处校、厂办销售商店。

  多种流通渠道,适应了村屯分散、交通不够方便的特点。 (2)批发、零售相结合。在农村
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充分调查需求,做到对路进书,对路批发;逢年遇节、大型集体
活动,则推书上门或就地摆摊零售;售书网点达不到的偏远村屯,组织流动售书等服务方式,
既增加社会效益又增加经济效益。附表:

   销售盈亏情况表
   单位:元